北京國際音樂節“向大師致敬”
昨日,主辦方宣布第十六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將于10月4日開幕。中國指揮家余隆(右)現場發布音樂節消息。 新京報記者 秦斌 攝
京城古典樂迷一年一度的盛事——北京國際音樂節又將拉開帷幕。昨日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基金會公布了第16屆音樂節的節目安排。10月4日至10月31日期間,21場演出將在中山音樂堂、保利劇院、三里屯橙色大廳等地上演,音樂節的主題是“向大師致敬”,今年的大部分演出也圍繞著瓦格納、威爾第、本杰明·布里頓、潘德列茨基和周龍展開。
“節中節”連續三天上演三部歌劇
10月4日,音樂節的開幕音樂會將在保利劇院上演,主題為紀念威爾第與瓦格納誕辰200周年專場音樂會。女高音和慧將與世界著名女中音伊迪科·康姆羅茜和女高音歌唱家米利恰·依利奇同臺亮相,音樂節的藝術總監余隆也將第四次執棒開幕式。
在音樂節中,主辦方還鑲嵌進了一個“威爾第迷你音樂周”。10月22日至27日,音樂節會在中山音樂堂連續推出三部威爾第中期歌劇以及兩場相關音樂會,打造音樂節的“節中節”。音樂周首先上演威爾第晚年創作的《安魂曲》節目,24日觀眾將欣賞到囊括威爾第從早期歌劇《十字軍的倫巴第人》、《麥克白》、《納布科》等到中晚期的《假面舞會》、《阿依達》中的精華片段。而25-27日的三天時間將是音樂周的重頭戲,《弄臣》、《游吟詩人》、《茶花女》三部歌劇相繼上演,這也將開創北京舞臺上用三天時間連續上演三部不同歌劇的先河。
讓國內歌劇迷最為期待的是《帕西法爾》的國內首演,10月29日和31日兩天,瓦格納的絕筆之作《帕西法爾》將成為音樂節的閉幕演出。在去年音樂節尾聲時,組委會就公布了與薩爾茨堡復活節合作這部歌劇的消息,這也是音樂節首次與歐洲最頂尖的藝術機構進行歌劇聯合制作。這個全新版本的歌劇今年3月已經在薩爾茨堡復活節音樂節上成功上演,而本屆音樂節上,該制作的全部舞美、服裝、道具和主創團隊會悉數來到北京。余隆對此版《帕西法爾》的舞臺也是大加贊賞,“我們希望讓中國的觀眾看到今天世界上的舞臺到底什么樣,不是花個幾千萬弄得山啊、水啊、煙霧啊,人家早就不這樣玩了。”
周龍委約作品《九歌》世界首演
除了紀念瓦格納和威爾第,余隆提醒我們也不應該忘記布里頓、潘德列茨基和本土作曲家周龍。今年是英國作曲家本杰明·布里頓誕辰百年,兩部布里頓的重要作品將在中國首演。10月5日,迪圖瓦將與上交及倫敦之聲合唱團合作演繹《戰爭安魂曲》,這部作品是布里頓為英國考文垂大教堂重新落成而作,表現了二戰中英、德、蘇三國所受的心靈創傷,其中寄托了反戰價值。有意思的是,擔任本場演出的獨唱的歌唱家分別來自英國、俄國和美國,再加上來自中國的樂隊,余隆說正好是二戰中的四個戰勝國來演出這部作品。
布里頓最具代表性的歌劇《彼得·格萊姆斯》也將于10月8日首次與中國觀眾見面,該劇講述了英國漁夫彼得悲慘、荒誕的人生經歷。在很多音樂會上聽眾聽到過的《大海間奏曲》都來自這部歌劇,但是完整的歌劇此前卻從未登陸中國的舞臺。
波蘭作曲大師潘德列茨基今年也將迎來自己的80歲生日,音樂節為他準備的生日禮物就是10月15-18日的三場系列音樂會,潘德列茨基也將親自執棒自己的“生日禮物”。在18日的演出上,創立正好滿30年的上海四重奏會獻上潘氏2008年創作的《第三弦樂四重奏》。
19日,中國作曲家周龍的音樂節委約作品《九歌》將舉行世界首演。今年周龍迎來60歲生日,屆時,黃英、梁寧、莫華倫、袁晨野等華裔歌唱家會傾力獻聲。
余隆表示,今年音樂節在觀賞性上做出了一些調整,但出發點還是一次嚴肅事件,而非娛樂活動。“世界上不是所有事都是娛樂,北京作為文化之都要有不同的文化呈現,畢竟我們最后追求的還是精神的家園。”
■ 觀演指南
●除了向大師致敬的環節,本屆音樂節繼續進行跨界嘗試。10月6日,俄羅斯小提琴家阿里克斯·伊古德斯曼和韓國鋼琴家朱鉉基組成的古典音樂喜劇雙人組首次來華,他們將古典音樂與滑稽表演熔于一爐。屆時二人演奏其獨創的《手機間奏曲》和根據莫扎特、貝多芬、格里格樂曲改編的音樂滑稽戲《信用卡》等。
●10月11、12兩日,美國著名小號演奏家克里斯·波提會帶來“跨界與碰撞”主題音樂會,這位格萊美最佳流行器樂專輯獎獲得者會帶來一系列小號改編曲。
●10月13日,曾以“爵士馬勒”亮相14屆北京國際音樂節的爵士鋼琴家尤瑞·肯恩會以“重想瓦格納”專場再度現身。
●10月10日,臺灣歌手黃韻玲將與中國愛樂一同出現在音樂節的舞臺上,他們的演出主題是臺灣原創流行與搖滾。
●此外,音樂節期間還將推出5場大師課、兩場音樂會導賞和周末家庭日系列活動,周龍、伊迪科·康姆羅茜、波提等多名音樂家會進行公益音樂普及。
(編輯:蘇銳)
· | 北京國際音樂節讓古典音樂變時尚 |
· | 鐵桿“老潘”帶來“新”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