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消失的職業 十七 擔鹽
時間:2013年08月30日來源:《中國藝術報》作者:王緝東
在北部灣沿海還留傳一種原始的采鹽方式,與四川的井鹽或礦鹽不同,這種叫做“海鹽”。 海鹽品質最好!
據統計,海鹽在全國的生產量只占其它采鹽方式的百分之五了。
采海鹽的基本原理:把海水灌到鹽田,經過一個白天的太陽暴曬蒸發,剩下的就是結晶體的鹽,再把結晶的鹽刮成一堆后擔走入庫,做下一個精制環節。擔鹽是高強度的體力活,是制鹽各環節里最辛苦的,也無法用機器代替,由于天氣和生產技術落后等原因,生產海鹽人工成本高,利潤薄,鹽場連年收成不好,連年處于虧損狀態。職工平均月收入不足一千元,鹽場還經常打白條。
擔鹽工是很辛苦的,年輕人不愿意干。場長為了留住老職工,許下一個幾年都實現不了的承諾:組織職工去北京旅游。對干了一輩子又沒走出過當地的鹽工來說,無疑是有巨大誘惑力的。一個夢想,把一群本該享受天倫之樂的老人拴住了!
真不知道采海鹽方式還能維持多久。
把結晶好的鹽刮成一堆
擔鹽的環節是重體力活
把海水灌到鹽田,經過一個白天的太陽暴曬蒸發,剩下的就是結晶體的鹽
鹽工要凌晨兩點鐘前就起床
入庫,做下一環節精制
(編輯: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