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奕華微博時代 歪批《三國》
觸動當代人青春之痛、職場之癢、成長之惑———
劇中從喜劇到悲劇的過渡往往只需要一句話,所以很多觀眾是笑著哭的,因為這個戲觸到了他們的青春之痛、職場之癢甚至成長之惑。正如主題曲《最后》中的歌詞“誰會笑到最后,誰被記住最久,誰不怕一個人走……”
已經攜四大名著系列舞臺劇之一的《三國》走過廣州、重慶、杭州三座城市的林奕華,昨天與劇中劉備、諸葛亮、周瑜、司馬懿及歷史老師的扮演者亮相京城,明晚該劇將在保利劇院拉開此次五城巡演北京站演出的帷幕。
林奕華的名著系列,承襲著用經典索引時代命題的理念,此次《三國》演出票的正面赫然用英文寫著“何為成功”,這無疑也成了全劇用“桃園三結義”、“三顧茅廬”、“三氣周瑜”等12段節選故事,尋找歷史人物孤獨一面后所要探討的終極命題。從現場播放的一個個視頻片段不難看出,12位女演員扮演的學習歷史的學生,在一間教室中與三個男老師一道,帶著女性的身份模擬著小說《三國演義》中的英雄人物和典故。之所以沒有選擇明星,林奕華稱,“《三國》的戲不是集中在一個人身上,而是要看一個整體。”
劇中,“桃園結義”被搬進了臺北桃園機場;曹操用赤兔馬和“安琪拉寶貝(Angelababy)”誘惑關羽;漢獻帝的“衣帶詔”一計完全是因為QQ被盜、微博沒人關注才不得已而為之;而諸葛亮東吳借兵,七步成歌《春天里》……每段經典傳說皆是以現代人的思維去質問歷史,改編人物。此外,劇中搞笑臺詞也比比皆是,比如飾演劉備的演員說“換作是我,可就要三揍茅廬,見他一次揍一次”,而曹操則感慨道:“陳宮、關羽相繼離我而去,難道是因為我不夠sexy嗎?”不過在林奕華看來,“劇中從喜劇到悲劇的過渡往往只需要一句話,所以很多觀眾是笑著哭的,因為這個戲觸到了他們的青春之痛、職場之癢甚至成長之惑。正如主題曲《最后》中的歌詞‘誰會笑到最后,誰被記住最久,誰不怕一個人走……’劇中拋出的問題——誰有真正的朋友?謀略一路到底是成是敗?這個時代是不是悲觀的?歷史與現實往往有共通的地方。”
一位比北京觀眾率先看過這出戲的歷史系學生發微博說:“看書時覺得三國里沒有‘人’,只有故事和人物,熱熱鬧鬧起起伏伏,無聊。但今天,周瑜沒有朋友,孔明沒有知音,獻帝錯付終生,陳宮無所依附……感謝林導,把人當人看,生命才萬萬千千。”
(編輯:蘇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