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中國作家的“西行漫記”
作家王晉軍的《映像美利堅》由書海出版社推出后,頗受好評。
著名文化學者朱大可是這樣評論《映像美利堅》的:“作者試圖要通過一本書,將自己的經驗與美國這個‘他者’,這個龐大地標的邂逅闡釋殆盡。這本書被指深度審視也罷,忠實記錄也罷,都旨在為美國正名。在這個國家被中國極端民族主義者嚴重妖魔化的今天,‘他者’敘事也許會有助于人們重新審視超級帝國的內部風景,擺脫可笑無知的尷尬狀態。”
作家王晉軍在美國的生活體驗可謂深入到了“毛細血管”,大約住過一百多個美國各個階層、各色人等的家庭。但是他屢屢對人說,“要是真正讀懂美國,就并非易事了。”他講述,就譬如說美國人的英雄觀吧:曾有一家美國公司與媒體聯手以“誰是你心中的英雄”為主題讓民眾海選,結果他們選出的英雄是這樣的,之一:湯姆遜1967年在越南作戰,為使美軍包圍圈里的9位越南平民免遭屠殺,他調轉槍口對準自己人:“你們開槍,我也開槍!”他的行為當時受到責難和官方調查,但后來五角大樓也授予他紀念勛章。之二:同樣是在越南戰場,約翰幾乎是一上戰場就進了越軍戰俘營,沒有烽火硝煙,沒有廝殺格斗,6年光景就當俘虜在囚牢度過。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士兵,回國后照樣受到英雄般禮遇并登上政壇。所有這些,對于曾經是中國軍人上過戰場的我來說,實在是難以理解,實在是不可理解!不難看出,在美國人眼里,并非只有獻身、就義、壯烈才是英雄。這種“英雄觀”,是不是也足以讓國人琢磨幾番?深思幾許?
這本書是作者的親身游歷,大部分的照片都是作者親自拍攝,從這些鏡頭中我們看到的不是網絡上那個被炒得沸沸揚揚的美國,也不是電視中那個多災多難的美國,而是普通的美國,真實的美國,就是書中那些不得不說的事。
作家王晉軍談到,寫作《映像美利堅》時,他的思緒里常常跳出這樣的句子:不是每朵花都是向日葵。地獄有天堂的愛,天堂也有地獄的恨。良心是一種靈魂。誰說童話都是甜蜜的?苦難也是一種財富。關于紐約的一言難盡,是作者對這個城市的理性思考,深刻揭示了世界最大金融中心與曼哈頓第五大道上乞丐之間“辯證關系”。作家筆下的印第安人,是稱兄喚弟的印第安人,在印第安人的燒烤店,在印第安人的畫室,作家同他們交談,留下珍貴照片,感受到部落的奇異風情。經濟危機下的美國究竟是什么樣的?這里有賣花的姑娘,有瘋狂掃貨的人群,也有找不到工作的大學生,這是最真實的美國……美國的房子和汽車也是許多人心中的“美國夢”,有的房子也需要人來供養一輩子,有些人也直到退休還租住在木屋里,這是真實的美國,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獄,只是一個地理位置不同的國家。
讀了這本書便可以足不出戶去美國。書中的美國,感覺真實,那些場景涵蓋了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教育、醫療等各個方面,提供給讀者的是可以觸摸到的行走中的美國。這本凝結了作家心血的力作,能滿足讀者閱讀愿望的中國作家的“西行漫記”,許多畫面讓人難以忘卻,許多話語令人深刻思索,誠如作家在書結尾處所吐露之心聲:走出美國,走不出的是愛與恨交織的“怪圈”,天堂與地獄重疊的“家園”!
(編輯: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