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雜談讓孩子繼承什么?
人生一度,白云蒼狗。弘一法師詩曰:“過去事已過去了,未來不必預思量?!弊釉唬骸笆耪呷缢?,而未嘗往也?!睔W洲富人如何安排自己的“身后事”?請看下面三個小故事。
比利時的米歇爾·魏杜克先生是今天世界上最為著名的硬皮精裝書收藏家。
“這些花費了我畢生精力的硬皮精裝書,在我身后怎么辦?”這個問題的提出,是因為各自都有自己事業的5個孩子均明確表示,他們不愿繼續父親的這個愛好。魏杜克先生不愿意看到耗盡自己畢生精力的收藏流落到無關的人手中,但同時,也要考慮到孩子們的感受——畢竟,他們也有權繼承這份不薄的財產!
通過立遺囑保證這些書的存在?經過咨詢,證明這不可行。最終,他想到了“博杜安國王基金會”。他把精選出來有代表性的、以及從出版的第一本、直到當代的比利時本國歷代硬皮精裝書,還有向公眾開放的閱覽室中共約15000本價值連城的古籍或檔案材料,捐給了這個基金會。這個捐贈數目占他整個收藏的80%,他并以此在這個基金會中成立了自己的“米歇爾·魏杜克基金”。當然,這個舉動得到了家人的同意。捐贈的條件之一就是要保證這部分圖書仍然長眠在他的私人圖書館中,能夠繼續在理想的條件下得到保護。作為房產,這個私人圖書館由魏杜克先生出租給管理方,每年收取1歐元的象征性租金,租約簽到了2050年!魏杜克先生還專門拿出一筆錢交給基金會,以保證圖書館這個建筑物的正常維護和使用。而同時,根據小兒子的建議,他把剩下的20%圖書,分批交給拍賣行拍賣,在自己知道其市場價值的情況下,讓自己畢生的收藏中的一部分,實現最大利潤。然后把它們分給5個孩子和14個孫輩。他承認,這自己留下的20%的圖書,從數量上來說較少,但市場價值更大。
之所以要求這些書仍然要在自己親手建的私人圖書館中保存,而不要把他們“并入”比利時那些其實保存條件、管理水平也不低的其他圖書館,魏杜克先生說,是不想讓自己花盡畢生精力的心血收藏“淹沒在其他書中”,受到冷遇。
擁有6個酒莊、一家高級音箱制作公司的奧利維爾,有兩個兒子。老大醉心藝術,拍個短片、制作個宣傳片等沒問題,但水平似乎也僅限于此,看不出有成為影視大導演的潛質。老二讀了商學院,現在負責家族中音箱制作的生意。奧利維爾準備讓老大接手酒莊生意,讓老二先把音箱生意做好。
可是,雖然是高級音箱制作,那這個企業的分量,還是沒法和6個酒莊相比。
奧利維爾在成為酒莊主之前,在法國企業界更是響當當的人物。他爸爸創建的冷凍食品連鎖店在他手中,發展到有450家之多,后來他在45歲的時候把連鎖店賣給了家樂福,賣得的錢換了6家酒莊,自己做起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酒農,靠天吃飯。45歲的時候“沒換老婆,而是換了行業”,成為圈中美談。要知道男人功成名就的45歲換老婆是常事兒,以至于某些大公司里要專門有一個律師處理高管們的離婚案子。
要說起來,6家酒莊的生意才是家族中最重要的部分,為什么不讓有經商才能、而且也有興趣的二兒子深度參與、而要千方百計地讓老大介入呢?
奧利維爾有他自己的考慮。老二經商、經營上太強,所以不能一下子就把最重要的部分交給他。那樣做的風險是,他有可能把全部生意都攬入懷中,最終老大只能分家走人。總不能讓老大只做點給家族企業拍個宣傳片之類的邊緣生意吧?所以,必須連拉帶拽地把老大放到最重要的崗位上,先做一段再看,不行再另尋思路。這樣,也對得起兄弟倆,也算是公平。
法國現在享有國王授予的爵位的家庭,大概有300個。所謂“享有國王授予的爵位”就是說這些爵位,如“XX地區公爵”或別的爵位的字樣,可以印在身份證上,可以在當事人死后由長子一個人繼承。在沒有兒子的情況下,其爵位由首先達到繼承年齡的直系后代來繼承。但除了世襲的這個“名號”以外,對“領地”并無所有權也無實際管制權。這個規定最后一次修訂是第三共和國的事情,那之后再沒動過,因此也就承襲舊制,直到現在。
郁哉思小城位于法國南部朗格多克-魯西泳地區,與普羅旺斯臨近。據稱,這是法國第一個被封為“公國”的地方。與眾不同的是,當年的“郁哉思公國”的后代,現在還住在郁哉思城堡里面。只不過,從當年祖上受封成為這個地方的所有者、管理者,到今天家族把這兒當做第N套住宅,還住在里面,這中間經過了數次轉買轉賣。幸運的是,今天的“郁哉思公爵”有經濟能力、也有實際可能,經過艱難曲折,終于把祖上的產業和其中的家具、裝飾等等,一點一點又買回了自己手中。公爵語氣堅定地說,這公爵爵位,要由大兒子繼承下去!這個城堡,也要由家族繼承下去!10年后,法國300個有爵位的家庭剩下30個,我們要成為其中之一!20年后,剩下10個,我們要成為其中之一!50年后,剩下5個,我們仍然要成為其中之一!
當然,這番鄭重的交代,是當著他的大兒子——那個手里有4本護照、雖然是法國人但由于語言環境的復雜性(母親是意大利人、讀英語的國際學校、常年在全球旅行等等)所以講法語略有口音的16歲小伙子說的。
(編輯: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