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永玉:我是不會丟掉自己的
人物名片
黃永玉,1924年生于湖南常德,湘西鳳凰人,土家族。曾任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詩書畫文諸藝皆能。出版有《永玉六記》、《比我老的老頭》等。
如果要我說的話,我是青辣椒炒紅辣椒。為什么?就是辣。
我從不做夢,我干活干得很認真,晚上一覺睡到天亮。
要珍惜時間、好好讀書,一輩子跟著書走不會壞。
再過幾天,黃永玉就要90歲了。比他老的那些老頭大多活得比他要短:鄭可81歲、張樂平82歲、李可染82歲、聶紺弩83歲、張伯駒84歲、沈從文86歲、錢鐘書88歲……
7月28日下午,《黃永玉全集》首發式的現場。一位身著黃襯衣,袖管半卷,胸前系淺藍色領帶的老頭,步履輕快地現身,像是一塊轟然落地的磁石,立馬將各路媒體吸引到他的身邊。
主角登場。北京貴賓樓飯店花園大廳中央,這個來自湘西“無愁河的浪蕩漢子”,迎接他的是文藝界諸多名人、各家媒體和藝術愛好者,以及靜靜擺在長桌上的裝幀豪華、體量龐大的《黃永玉全集》。黃永玉曾說過:“農民種地出米,文人筆耕出字,自來是受到尊敬的?!比缃瘢@套堪稱目前最全面展示其藝術成果的全集,收獲的不光是各路豪杰的尊敬,還有時間老人的垂青。
“你想黃先生他敢把世界放到一個天平的一頭,把自己放在天平的這一頭,用他特殊的翅膀和不斷的藝術錘煉努力,讓自己一點、一點地和世界取得一種平衡。那個特殊的年代我們沒有吃的,所以我們就沒有這樣的一種奢望想和世界做較量。但是我們身邊就有一個黃永玉,這樣一個比我老的老頭,他是一個現成的榜樣,我能和這個老頭玩玩蹺蹺板就很不錯,但是不要指望把他翹起來?!敝醒朊涝航淌?、全集版畫卷主編廣軍先生說得干脆。
我一輩子肯干活是真的
一生愛書的黃永玉,寫了不少書,但出全集這樣的事情,他表示一直不大愿意,一是覺得自己的作品還不夠,二是認為出全集太麻煩?!拔疫@個畫不成熟,你們搞個全集,我不太好意思,犯不上這么搞,我這是真話。我這一輩子干這點事不是很精彩,我一輩子肯干活是真的?!睉B度還不錯的成果,便是這14卷的《黃永玉全集》。
全集分兩編,一為美術編8卷,分為版畫、彩墨風景、彩墨花鳥、彩墨人物、油畫雕塑、小品插畫、書法及設計,收錄作品圖片共計2630幅,最早的一幅作品是6歲的黃永玉在家鄉白羊嶺“古椿書屋”的木板墻上寫的兩行字:“我們在家里,大家有事做。”這兩行“童體字”收錄在全集書法卷圖版的第一幅;一為文學編6卷,分為詩歌、人物、自述、雜文游記、文與畫、雜集(書信),收錄文學作品共計1200篇。這近4000件作品,滴下的是黃老一生的血汗,寫就的是湘西老漢的傳奇人生。
一輩子肯干活的黃老,說到自己這套書,也有些許的驚詫:“寫文章是‘文革’以后情緒好一點,平常也是東說西說、東想西想,就這么寫出來的,不是什么成大氣的東西。把它集起來沒有想到有這么多……”
說到干活,自己也沒想到“弄出這么多玩意來”的黃老先生,曾表達過這樣的觀點:勞動不等于藝術,就像母雞下蛋,那只是勞動,沒有心得,更談不上藝術。而他“唯一的妙處就是從來突破那點框框,文學上也好,畫畫也好,但是我的膽子小,我一邊畫,一邊突破框框”,由湘西而廈門,從福建到江西,接著是上海、香港、臺灣、北京,遠至巴黎、佛羅倫薩,兜兜轉轉,一路下來,跨過的門檻,趟過的激流,他生命的起承轉合、藝術的紛繁腳跡,從他的文章和畫里,都能尋到脈絡。
就是一盤青辣椒炒紅辣椒
黃永玉是湘西人。沈從文是他表叔。錢鐘書有次和黃老談起這個性格如水的表叔:“從文這個人,你不要以為他總是溫文爾雅,骨子里很硬。不想干的事,你強迫他試試!”比起這個表叔,黃永玉倒是不光硬,而且辣。
發布會現場,當一個“90后”記者問他,哪一道湖南菜可以形容他自個兒,老頭就一句:“如果要我說的話,我是青辣椒炒紅辣椒。為什么?就是辣?!?/p>
有人問黃老有什么夢想,他說:“我從不做夢,我干活干得很認真,晚上一覺睡到天亮。”這回答也夠辣。
這個辣勁,在《永玉六記》中可是俯首皆是,這幾冊小書,就像一串串紅辣椒綠辣椒,不妨摘幾條嘗嘗:“不敢罵風,只好罵草”“漫長的演講和放屁,都是在空氣中拉屎”“別以為壞人一死歷史就會翻新。想想母蝎子死了之后,破裂的背上爬出的許多小蝎子”,真是句句出新,辣得夠勁。黃老筆下,句子就像紅辣椒,配的圖則如綠辣椒,鍋里一炒,上盤一端,不光看著色彩斑斕,吃起來那也是爽辣無比。
對于黃永玉的個性,上世紀50年代就和黃老相識的姜德明回憶:“認識他以后,他寫了一組到東北林區去打獵的散文,還有木刻,那是獨一無二的在北京的作家、畫家里邊拿槍去打獵的。到了他家里看到有倆猴,更是很奇怪,所以我覺得這位作家從始至終保持他獨特的風格和愛好,生活里邊他也是這樣的,非常隨便,非常不一般?!倍谥醒朊涝旱睦贤聴钕茸屜壬劾?,他是最真實的一個人,特別難得的是他始終保持了自己的性情,“比如他的水墨是‘文革’后才發現的,他的小說、詩歌也是‘文革’以后才張揚出來的,所以我感覺他是我們這個時代對知識分子,尤其是對藝術家好好認識研究的個案?!?/p>
一輩子跟著書走不會壞
大家都知道他如今正在撰寫自傳體小說《無愁河的浪蕩漢子》。當有人問他這部大作進展如何時,他說:“我的小說在家鄉的12年寫完了,最近在出第一部大概60萬字,第二部正在寫。這個東西要寫到死為止,都不容易寫得完。”
要說寫,那還得先說吃。吃,一直是他對待世界的態度,也是他生活從藝的主題。作為弟子的廣軍這樣解讀他的吃:“黃先生的成就用他自己的話說,是因為餓,因為一種實實在在的餓,所以凡是可以解饞的東西他都來吃,大家今天看到這是吃出來的結果,因為他會吃、能吃,所以他就有一個很好的胃、肚量很大,在藝術上他就有很大的包容心?!币缘煤茫鹊糜泻醚揽冢浯芜€得有好胃口。
多年來,黃老一直景仰雕塑家布德爾,凡是他能見到的布德爾的作品,悉數入藏家中。他說:“在他作品面前,從藝者如果是個有心人的話,會認真地‘吮吸’,而不是膚淺地感動,會戰栗,會心酸。”所謂“吮吸”,那是你得有吮吸的能耐。藝術的汁液,需要能吸納這昂貴汁液的腸胃。除了吮吸,其實對于很多人來說,藝術作品和藝術家更像是個核桃,黃老在《暮鼓晨鐘八十年》中說徐渭、八大、梵·高這些藝術巨匠,“因為他們深刻,他們堅硬,一口咬不下,十口嚼不爛;必須有好牙口、好眼力、好胃口才夠招架并且很費時間。”
黃永玉這輩子可是沒少吃東西。他識字很早,兩三歲背誦古詩,繼而背誦四書五經,六歲起,就喜歡看漫畫雜志,初中時酷愛看課外書籍?!耙活^扎進圖書館去,懂的也看,不懂的也看”(黃永玉《示樸瑣記》)。他看書范圍之廣雜,可見胃口之好,“從達爾文的日記到《莊子》,從《浮生六記》到屠格涅夫的《獵人筆記》、薄伽丘的《十日談》,古今中外,像個饞漢,海味山珍、咸菜青魚進入了他的胃,一經消化,便成為他的藝術營養”(《我們應該知道的黃永玉》)。他告訴年輕人,要珍惜時間、好好讀書,一輩子跟著書走不會壞。
吃得多,自然寫得也不少。只說三聯書店,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出了十幾種他的書,這次經過《黃永玉全集》文學編主編李輝的搜集和整理全部收入全集。凡雜文、散文、詩歌、小說數種,集束成冊,蔚為壯觀。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院長孫郁說,黃永玉先生不僅是一個重要的畫家,同時也是一個重要的文章家,看了他的文章,對他的小說、散文、詩歌過目難忘。他的美文、寫作精神,對當下的作家也有某種啟發。
說起那些已經遠行的老人,黃老語速低緩:我自己的感覺,年輕的時候很多老人家對我好,等到我們成長了以后這個老人家就不在了,我們當時在一個不太正常的時代,我們想去找那些老人家都沒有機會去找,老人家想見我們也不敢見,我們想見他們也怕耽誤他們,這樣的情況下錯過了很多老人家。
即將90歲的黃老,看過的風景,大多已然湮滅,見到的風光,我們亦難共享。在他的全集里,留著一代人風貌和印記的畫和文,把我們帶到他的世界。而他的世界,卻是一個個老人離去和歸來的世界,離去的是肉體,歸來是因為想念。
(編輯:黃遠)
· | 別太認真看我的畫我的畫一點兒不嚴肅 |
· | 黃永玉作品在湘展出 |
· | 黃永玉先生教我們刻木刻 |
· | 黃永玉:我死后碑上刻愛憐憫感恩 |
· | 90歲黃永玉出版長篇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