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四重奏”:中國室內樂仍曲高和寡
琥珀四重奏演出現場。從左到右依次為寧方亮、蘇雅菁、戚望、楊一晨。 受訪者供圖
不久前剛剛獲得了2013亞太國際室內樂比賽中四重奏冠軍、最佳現代作品詮釋獎和總冠軍三項大獎的琥珀四重奏組合最近回到了北京,下個月他們將奔赴西班牙展開他們為期兩年的留學生活。組合的兩位成員寧方亮、楊一晨在采訪中說,目前中國室內樂的發展還是在破冰階段,他們希望在留學回來后成為教師,培養更多的室內樂組合擴展室內樂在中國的市場。 新京報記者 姜妍
【琥珀四重奏】
琥珀四重奏(原“新北京四重奏”)成立于2005年,四位成員均來自于中央音樂學院,分別為第一小提琴:寧方亮、第二小提琴:蘇雅菁、中提琴:戚望、大提琴:楊一晨。在2007年國際室內樂大師班上他們初露鋒芒,而后相繼獲得首屆全國金鐘獎四重奏比賽銀獎、中央音樂學院第二屆室內樂比賽第一名,并擔任了馬思聰《高山組曲》、Mikko Heini《樹之聲》的世界首演。
談獲獎 特意選擇了法國印象派作品
寧方亮和楊一晨還是中央音樂學院研究生二年級的學生,他們剛剛辦好了休學手續,下個月即將和琥珀四重奏的另外兩位成員一起奔赴西班牙進行為期兩年的留學生活。而在留學前收獲這樣的一份大獎厚禮,實在也是出乎他們的意料。為了準備這次比賽,他們在中央音樂學院進行了為期半年的集訓,半年里每天六個小時集中訓練。“我們的母校給我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楊一晨說音樂學院是少數具備好條件的學院。
在準備決賽的曲目時,琥珀選擇了德彪西的四重奏,這是一首難度非常高的作品。“我們特意選擇了法國作品,歐洲印象派的起源是受到了東方藝術思維的沖擊,所以在這首曲子里有強烈的東方色彩,我們理解作品也變得比較容易。我和楊一晨欣賞這首曲子已經不止八年的時間,在這個過程里去理解、剖析和感受。”而這首曲子也確實起到了定乾坤的作用。
同樣讓澳洲人印象深刻的還有琥珀演繹的中國作曲家張朝的作品《圖騰》,這個曲子有非常強的中國民族性,里面的很多元素在模仿中國傳統樂器,有包括彝族在內很多少數民族的色彩,同時也是悲劇性的戰爭遷徙等元素。而樂曲中很多特殊的演奏法讓提琴發出了很多特別的音效,“外國人很好奇,我們在臺上就能看到他們很想知道小提琴是怎么發出這樣的音效的。他們被這個作品震到了,音樂里有足夠的深度,人類、民族、生和死的思維,里面都有。”
談愿望 想有一把好琴
而在樂器的使用上,比起其他國外組合,琥珀有著天然的劣勢。同臺競技的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的選手使用的都是高達幾百萬美元一把的提琴。而琥珀成員的樂器都是他們自己用積蓄購買的,大都只有幾十萬元人民幣。所以評委中唯一的中國人秦立巍就告訴琥珀成員,作為中國選手要是想在別人主場戰勝本土選手,必須得比別人高出一塊兒。
在頒獎典禮上,當琥珀四重奏的成員說出他們一直是在中國國內接受訓練時,現場的其他選手也非常驚訝。“我們得獎不是偶然,不是因為我們是天才,我們經過十幾年的學習,音樂學院很重視,我們每一步的成長,都是伴隨著外國的知名教授和從外國歸來的導師的指導。風格上我們是非常西式,但是很多音樂色彩上用了中國人獨特的思維方式。”寧方亮說。
而在今年春節,琥珀的成員集體考入了西班牙馬德里室內樂音樂學院,他們將師從世界頂級的“阿班·貝爾格”四重奏的第一小提琴Gunter pichler教授。琥珀也成為了第一個被這里錄取的中國室內樂組合。
琥珀已經決定捐出他們本次比賽獲得的12萬獎金,在音樂學院成立一個室內樂基金會,學院可以每年舉辦室內樂比賽,這筆錢就作為獎金。
琥珀的成員們很羨慕國外的演奏家可以使用頂級的樂器,楊一晨曾經去過臺灣的奇美博物館,里面收集了許多頂級的樂器,但是由于中國大陸目前沒有樂器保險,也就無法從這里借琴出來。寧方亮和楊一晨是小兩口,他們總是把攢的錢努力換成更好的樂器,“我現在的弓子一萬美元,打算換一把二三十萬人民幣的,我們賺了錢就是想換個更好的樂器。”寧方亮說。
(編輯:蘇銳)
· | 中國室內樂團首獲國際大賽總冠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