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視革命紀念建筑物的歷史文化價值
時間:2013年07月22日來源:中國文化報作者:
在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今天,包括革命紀念建筑物在內的一系列紅色文化資源,已不能憑簡單的經濟價值衡量,其留存的真正意義在于,讓人們時刻保持憂患意識,從先烈熱血鑄就的革命精神中,汲取培養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激發億萬民眾的凝聚力與向心力,促進更為強烈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感。應進一步強化革命文物的社會教育功能,將革命傳統教育和對革命文物的保護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納入公民道德建設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體系,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規劃和學校教育教學中。各類革命紀念設施要完善開放制度,提高服務水平。應該在保護好文物的基礎上,通過多種形式盡可能地將文物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更多、更生動地展示出來。并將紅色旅游資源與歷史文化旅游資源、民俗風情旅游資源在空間上進行組合。
——肖建杰:《深入發掘與利用革命紀念建筑物的歷史文化價值》,原載于2012年第5期《前線》
(編輯:蘇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