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網絡交易趨于白熱化
在征服了圖書市場以及其他普通門類的零售市場之后,美國電子商務巨頭亞馬遜就一直在尋求進入高端零售業的合適機會,以獲取更高利潤率。去年,亞馬遜開辟了高端紅酒業務模塊,并進入了時尚界。今年5月,亞馬遜展開了進入高端藝術品市場的計劃。亞馬遜計劃最早于7月在它的網站主頁上添加一個新的銷售門類“藝術品”,用以銷售原創繪畫、版畫以及其他不同門類的藝術品。亞馬遜計劃,在全美國范圍內邀請125家畫廊將其代理的大約1000件作品上線銷售,亞馬遜將收取5%至20%不等的傭金。
實際上,這并不是亞馬遜第一次嘗試藝術品網絡交易。早在第一次網絡浪潮時期,亞馬遜就曾探索藝術品的線上交易模式。2000年,其與國際拍賣行蘇富比組建了一家聯合經營體,但16個月之后,該努力便由于種種原因而宣告夭折。
對于亞馬遜的再次探索,部分老派藝術經紀人認為,目前仍然很難通過互聯網銷售作品。他們認為,與普通商品不同的是,藏家依然希望在購買畫作之前親眼看一下。另外一部分經紀人則認為,亞馬遜的進入是個好機會,因為通過亞馬遜平臺,他們可以接觸到一個更廣闊的市場,更方便地將市場拓展到畫廊所在地之外的區域,而不是僅依賴于藝術博覽會來進行拓展。
不過,大部分經紀人對此舉持觀望態度,他們希望看到最終的銷售頁面之后再做決定,以判斷亞馬遜的業務是否便于使用、其他經紀人的收益狀況,如何以及該平臺如何將那些不太出名的藝術家推薦給潛在的客戶。
“藝術品電商分為兩類,一類屬于在線藝術品拍賣,另一類則屬于線上零售。對于線上拍賣來說,亞馬遜的介入并沒有太大直接影響。與此不同的是,提供網絡藝術品零售交易的電商受到的影響可能相對較大。”
雖然,作為全球最成功的電子商務平臺,亞馬遜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但是在藝術品網絡交易領域,其將面臨著來自早期進入該市場的Artnet、Artsy、Auctionata等平臺的激烈競爭。不久前剛成立的電商Auctionata通過其平臺以238萬美元的價格成功賣出了一件埃貢·席勒1916年的作品《斜倚的女人》,這也是全球網絡銷售平臺所賣出的最高價的作品。
對于很多藏家來說,在購買作品前無法看到作品的實物一直是個頭疼的問題,但是對于那些成熟的藝術家來說,這個問題則相對好辦得多。除此之外,傳統拍賣行的高額傭金一直是藝術品流動性的障礙之一,尤其是對于那些不太富裕的年輕買家來說,網絡交易為這個群體提供了一個更為方便購買的渠道。與傳統拍賣不同,網絡電商更強調市場的拓展而不是制造作品價格的波動性。他們希望擴大市場份額、擴展購買人群。
由于成本的原因,互聯網交易平臺在目前宏觀經濟環境疲軟的大背景下更具現實意義,尤其是在價格波動性更大、更加便宜的低端藝術品市場。社會大眾也希望以更便捷的方式來介入低端藝術品市場。不僅如此,隨著全球藏家的崛起,新藏家也希望在全球范圍內獲得新的購買機會,這也是網絡銷售平臺最大的優勢之一。
(本期專欄主持人系AMRC藝術市場研究中心執行總監,本文作者系該中心研究員。)
(編輯:黃遠)
· | 藝術品拍賣 讓市場再“熱”一會兒 |
· | 多元時代,藝術品市場值得期待 |
· | 4萬件藝術品登陸電商平臺 |
· | 藝術品保養:油畫保存與修復專業人才匱乏 |
· | 高凈值藝術品藏家數量或將大幅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