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箱帳號: 密碼:
      English日本語簡體繁體

      中國一流高校紛紛加盟全球在線教育課程

      時間:2013年07月15日來源:《人民日報》作者:姜泓冰

      中國一流高校紛紛加盟全球在線教育課程

      “慕課”,攪動大學課堂

      制圖:宋 嵩

        數百年歷史的高等教育,如今在互聯網的語境中面臨自我重塑。人數無上限、時間無限制、地點無要求,嫁接互聯網后的在線教育課程,正在全球范圍牽引著百萬量級的學習軍團。中國的一流高校,也敞開大門,融入變局。

        讓更多的人接受更好的教育,不管形式如何更迭,改革的宗旨始終如一。當西風吹臨本土,中國如何孕育出適合國人修習的在線教育2.0版?東西交匯的一刻,我們如何取長補短、借力施力,讓中國教育自強的同時更添自信?這一場變局,期待“中國的一課”。

        ——編  者

        慕課(MOOCs)來了。

        在線教育發展(MOOCs)國際論壇日前在上海交通大學開幕。此前一天,同在上海的復旦大學、上海交大兩校率先與慕課旗下Coursera在線課程簽約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將和耶魯、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等世界一流大學一起共建、共享全球最大網絡課程系統。

        就在兩個月前,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宣布加入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發起的在線教育平臺edX,成為其新入伙的6所亞洲名校之一。

        “慕課是印刷術發明以來最大的教育革新,更重要的是,它將改革大學教育,重塑高等教育版圖。”論壇上,上海交大校長、中科院院士張杰對慕課的評價甚高。

        知名高校的熱力加盟,足以表明他們對“慕課重塑教育”的認同。需要討論的似乎只是,它將如何、多快地實現這場顛覆?

        何為“慕課”

        源于網絡遠程教育卻更具交互性,知名平臺一年集聚數百萬學生

        MOOCs是“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的英文簡稱,其中,“M”代表Massive(大規模),指的是課程注冊人數多,最多一門人數達16萬;第二個字母“O”代表Open(開放),指的是凡是想學習的,都可以進來學;第三個字母“O”代表Online(在線),指的是時間空間靈活,7×24小時全天開放,使用自動化的線上學習評價系統,而且還能利用開放網絡互動;“C”則代表Course(課程)。

        慕課起源于發展多年的網絡遠程教育和視頻課程。2001年,麻省理工學院最早宣布將課程免費放到網上,掀起了第一次在線課程建設熱潮。至2011年,10年間,僅麻省理工學院就發布了約2000門課程,超過1億人次訪問。而2009年,哈佛大學推出高質高清課程《公正》等,引來新一輪視頻公開課程建設熱潮。

        “視頻公開課只是網絡課程的1.0版,慕課是全新的2.0版,真正體現了高等教育國際化。”上海交大副校長黃震這樣解釋。

        名校視頻公開課只提供課程資源,而慕課實現了教學課程的全程參與。在這個平臺上,學習者可以完成上課、分享觀點、做作業、參加考試、得到分數、拿到證書的全過程。

        據介紹,慕課出現于2008年,真正的井噴卻始于2011年秋。來自190多個國家的16萬人同時注冊了斯坦福大學的一門《人工智能導論》課,并催生了Udacity在線課程;不久后,斯坦福大學兩位教授創立Coursera在線免費課程,2012年4月上線,4個月后學生數便突破100萬,一年不到突破了234萬,后來普林斯頓大學、斯坦福大學、加州理工、密歇根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等62所知名大學加入合作共建在線免費課程;2012年5月,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宣布整合兩校師資,聯手實施edX網絡在線教學計劃,第一門課《電子和電路》即有12萬名學生注冊;2012年秋,第一批課程的學生人數已突破37萬,已有全球上百家知名高校申請加入。

        2012年由此被紐約時報命名為“慕課元年”,多家專門提供慕課平臺的供應商紛起競爭,Coursera、edX和Udacity是其中最有影響力的“三巨頭”,前兩個均在近期進入中國。

        倒逼改革

        部分課程變身“正規軍”獲大學認可,挑戰灌輸模式促教學以學生為中心

        更值得關注的是,今年2月,Coursera宣布其5門課程已進入美國教育理事會(ACE)的學分推薦計劃,學生選修的學分可獲大學承認。慕課進入正規高等教育體系的通道由此開啟。

        得益于20多年的網絡教育實踐,慕課很快形成較為穩定實用的基本教學模式。比如視頻教學錄像通常為片斷,約8—12分鐘,其間穿插小測試,適應隨時隨地的學習需求。還會通過論壇投票對問題排序,讓教師只重點回答大家都關心的問題;鼓勵同學互教互學,通過互助解決學習中的疑難問題等。

        在教育部部長助理林蕙青看來,慕課模式的可貴價值在于,“使得大規模并且個性化的學習成為可能,使全球各國不同人群共享優質教育資源成為可能。”

        “在線課程不可能取代傳統課堂,但會倒逼大學加快教育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否則,我們的大學容易淪為一流大學的教學實驗室和輔導教室。”黃震這樣警告。

        復旦大學副校長陸昉表示,學校加入Coursera有兩個目的:一是與世界共享中國的優質教育資源;二是研究如何利用這一平臺輔導學生,提高本校教學質量。據悉,復旦將率先選擇在計算機、英語等量大面廣的基礎課程中借鑒慕課模式,即要求學生在課堂外先上網“聽課”,在課堂內側重探討和解決問題。這種“翻轉課堂”可以加快以教師為中心、知識灌輸為主的教學模式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新模式的轉變,讓學校教育更多從靜態知識傳授轉為智能教育。

        競爭風險

        國外公開課程更受網友歡迎,中國對開課投入產出比缺乏關注

        事實上,國內許多大學都力避在這一輪在線教育建設中失語旁落。百度“在線教育平臺”中跳出的各種品牌,足以讓人眼花繚亂。其中,2010年上線的網易公開課,被稱為國內最大的公益性公開課網站,每天最多達百萬人次同時在線學習。

        更豐富的課程寶庫,當屬教育部主持的國家精品開放課程資源庫。它從2003年起建設至今,已積累了上萬門課堂教學資料。到今年6月底,有286門中國大學視頻公開課程上網。據介紹,“十二五”的建設目標是,要有高校1000門視頻公開課和5000門資源共享課向公眾開放。

        與此同時,許多地區也在大力建設本地的課程共享平臺。比如,上海已成立了專門機構并積極推動30所成員高校的優質課程教學資源開發和共享;重慶大學發起成立東西部高校課程共享聯盟,目前已有19所高校加入。

        值得思考的是,國內的在線教育平臺建設和開放課程積累,主要由政府投入和主導,大多還是各自為戰,投入產出效益如何,技術模式是否互通,還缺少關注與研究。

        而慕課的快速成長,背后是大量風險基金和慈善基金的加入。目前,一些國際風投公司均為此投入多筆資金,幾個著名慕課提供商的融資都在數千萬美元以上。2012年6月,比爾和梅林達·蓋茨基金會為麻省理工學院提供100萬美元捐贈,用于支持他們分析慕課課程學生網上學習的數據,以開發建立全新的計算機類課程在線學習模型。

        根據網易公開課的一份統計數據,在其所有視頻課程中,“國際高校公開課”和“TED演講”最受歡迎,兩者相加占了觀賞人群的86%,而看“國內高校公開課”者,僅占13%。

        一位網友收看國內某高校公開課后在微博中吐槽:“普通話都說不清的老師,加上所有問題和答案都設計好的學生,恍然覺得回到我初中有人要來聽課的時候。”

        專家建議,對于網絡在線課程引發的全球教育資源配置對我國基礎和高等教育的影響與挑戰,要加強研究,探索“翻轉課堂”的教學方法。一旦建設得當,城鄉和東西部教育資源的差距可以大大縮小。

        而仍停留在“黑板加粉筆”時代的中國教育,要走好這一步,看來并不容易。


      (編輯:單軒)
      中文字幕无码毛片免费看|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中文字幕| 超清纯白嫩大学生无码网站| 中文字幕无码av激情不卡久久| 日韩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一区| 麻豆aⅴ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狠狠干中文字幕| 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高潮水| 无码中文字幕日韩专区|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 88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免费无码午夜福利片69|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日本中文字幕免费高清视频| 潮喷大喷水系列无码久久精品|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手机麻豆| 亚洲中文字幕日本无线码|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影院| 日本在线中文字幕第一视频| 在线看福利中文影院|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精品| 无码av免费毛片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中文騷妇女内射|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动漫| 亚洲韩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一区| 精品视频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AV中文字无码亚| 日本中文字幕网站| 中文一国产一无码一日韩| 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少妇 | 中文字幕乱码人在线视频1区| 久热中文字幕无码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HE | 免费A级毛片无码无遮挡|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