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寶齋“奇幻”還是失范
你見過穿著“中山裝”還分公母的十二生肖嗎?你見過“唐五彩”嗎?你見過“三英戰趙云”嗎?還有堯舜時期的彩瓷、商代的青花、元代的大盤……
這些令人匪夷所思的奇珍異寶,都真真切切地出現在河北冀州一家名為冀寶齋的村級博物館里。近日,作家馬伯庸一篇題為《少年Ma的奇幻歷史漂流之旅》的博文,圖文并茂地展示了自己在冀寶齋的所見所聞,那些年代穿越、造型奇異的藏品,讓人驚嘆,直稱“毀三觀”。
展品到底是真是假?博物館的開辦是否符合規定?“河北省省級科普基地”、“衡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稱號如何獲得?記者進行了調查。
——編者
專家:我所鑒定的東西都是現代新仿品
據報道,冀寶齋博物館位于河北冀州衡水湖畔南岸,由冀州二鋪村興建,屬村集體所有,占地60畝,主館共分四層,地上三層,地下一層。主體建筑面積14000平方米,投資5000余萬元,2010年7月正式開館,門票30元,自1970年至今擔任該村村支書的王宗泉任該館館長。館內有12個主題展廳,展出由遠古至明清的瓷器、書畫、青銅器、金銀器、玉器等約4萬件“寶物”。該博物館于去年7月被評為國家3A級旅游區,2012年底被認定為河北省第三批省級科普基地,同時還是衡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據該館總顧問魏英俊介紹,這些藏品是王宗泉近30年逐漸買來收藏的。魏英俊稱:該館有幾十件“元青花”,其數量之多、檔次之高,全國聞名。王宗泉也曾表示,“所有展出的東西都是真品——經他鑒定的真品”。
記者采訪了河北省文物鑒定中心研究員、古陶瓷鑒定專家穆青。他說:“這個博物館正式開館前,我和另一個專家去鑒定過一次,在王宗泉的辦公室和庫房放的東西沒有真的,都是現代新仿品?!蹦虑啾硎?,他所看到的冀寶齋的藏品市面上有的是,要多少有多少。
河北省文物局局長張立方說:“我們看過展品,東西肯定都不對。冀寶齋博物館自稱的元青花的數量比全世界的總量還多。他們說,你們官方不認,我們自己認。”
接受記者采訪時,魏英俊承認有些展品他們也無法確定真假。據知情人士透露,他們現在還在收東西。魏英俊說,現在已有收購網絡,很多人都是慕名而來的。而在博物館副館長邵寶明看來,藏品的真假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兒。
其實,馬伯庸并不是第一個質疑者。2012年8月,藏家馬未都曾在博文中寫道:“這家博物館藏品多,國家博物館的漢陶說唱俑,他那里是銀的;宋代五大名窯他有4個展柜;直徑1.7米釉里紅元代大盤,能顛覆中國陶瓷史……當年震驚中國的河北滿城中山靖王劉勝墓出的‘長信宮燈’,館長不僅有一個比國寶大的,還配成了一對,一男一女,讓宮女一人持燈太孤單?!?/p>
官方:博物館在河北省文物局沒有注冊
“冀寶齋博物館沒有在河北省文物局注冊,沒有走過手續,不是正式注冊的博物館,他們自己弄個牌子就招呼起來了。”張立方說,“民間博物館正常應在河北省文物局做展品的登記,說明文物合法來源等?!?/p>
“現在是他們自己在弄,他們自己在造勢,自己在編故事呢?!睆埩⒎秸f。河北省文物局博物館處工作人員姚飛表示,省文物局已經要求當地相關部門進行調查核實,并將調查結果于12日前上報。
記者在冀寶齋博物館辦公室看到了由冀州市民政局2011年8月25日為其頒發的《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業務主管單位是冀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對此,冀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局長張慶振說:“批這個博物館,縣里沒有這個權力,應該是省級批的這個博物館,但我現在也不知道是不是有省里批的博物館的文。”
冀州市民政局副局長張國棟表示,他們就是根據《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給予冀寶齋登記注冊。因為業務主管部門冀州市文廣新局審查同意,要求在民政局注冊,他們對照條例都符合條件就通過了。
然而,張慶振說,冀寶齋建設的時候就沒經過冀州市文化部門,沒有冀州市文化部門的手續。2007年建成以后,他們要文廣局按照在民政局登記注冊的要求為其提供補辦手續。
據了解,2010年印發的《關于促進民辦博物館發展的意見》指出,文物、民政行政部門制訂民辦博物館登記管理辦法,細化民辦博物館準入標準,完善審批程序,健全民辦博物館準入制度。對符合設立條件的民辦博物館,要按照《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和《博物館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及時審核和給予登記注冊。
張慶振說:“《關于促進民辦博物館發展的意見》沒有細化民辦博物館準入標準和審批程序,而且冀州市文廣新局2011年新組建成立,當時機構也不健全,不知道民辦博物館有哪些具體的條件,所以為其補辦手續時就只是做了一個初審,即有場地,有藏品。”
質疑:“藏假”的博物館如何成地方文化名片
“3A級旅游景區”、“省級科普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這家博物館擁有不少頭銜。當地官員也表示,該博物館是一張地方文化名片。記者10日分別向頒發這些“招牌”的相關單位進行了解。
衡水市旅游局表示:“旅游局主要監管安全和游客投訴處理,藏品真偽不是我們監管的范疇?!惫睬鄨F河北省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頒發牌子時是地方推薦的,并沒有到實地去過,只是覺得這是個給孩子們參與社會實踐的場所。
河北省科技廳政策法規處俞姓負責人表示,審批程序首先是市科技局推薦,然后組織專家評審、考察,然而這些專家并不懂文物,只是對館藏設計等是否合理進行了評價,對展品真假沒有鑒別能力。她稱,之所以同意審批,是希望博物館能把瓷器的制造技術和工藝向青少年群體進行科普。
但是網民認為:既然展品都是假的,何成博物館?何來教育意義和科普價值?對此,魏英俊認為,在探討研究中,出現不同看法很正常,不論真假對錯,都是出于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弘揚,這也是建館的宗旨所在,沒必要對展品的真假吹毛求疵?!拔覀兒霌P民族文化,傳承人類文明,近一年內有三四千學生前來參觀,接受教育。”
冀州市10日下午通報稱,由冀州市文廣新局會同相關部門已成立聯合調查組展開調查。在此期間,冀寶齋博物館閉館進行整頓,摘除科普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所有授予的牌子,對存在問題進行糾正、整改。
?。ňC合本報記者楊柳及新華社報道)
國家文物局開展規范化評估
防止民辦博物館“藏假納贗”(鏈接)
據新華社北京7月10日電?。ㄓ浾吡务矗﹪椅奈锞郑谷瞻l出通知,7—8月委托中國博物館協會和中國文物報社開展民辦博物館規范化建設評估工作,其中包括藏品真實可靠、有鑒定證明、來源合法等藏品管理指標。
據悉,國家文物局的相關通知要求各地組織轄區內各類民辦博物館依據《民辦博物館規范化建設評估得分表》認真自評,填報“自評分”和編制自評報告,省級文物行政部門審核填寫“省局評分”,并于8月1日前將《民辦博物館規范化建設評估得分表》連同各館自評報告報送中國文物報社。中國博物館協會和中國文物報社將依據各地報送的民辦博物館評估材料進行復核評分和深入分析,編制民辦博物館規范化建設評估報告并報送國家文物局。
據統計,到2011年底,全國登記注冊的民辦博物館有535家,沒有登記注冊有1000家左右。535家民辦館占了全國博物館總量的14.91%。
(編輯: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