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生活之歌插上翅膀
為生活之歌插上翅膀
——空軍后勤部駐廣州辦事處群眾文化創作筆會側記
“探親的時光似水流,團聚轉眼變離愁。望著父母慈祥的目光,我呀真的不想走。行囊里裝上一把門前的紅泥土,我要把深深的牽掛帶上跟我走……為了萬家團圓少分離,兒又要離開家去把祖國的邊疆守……”深情委婉的歌聲,飄蕩在會議室里,這首由王世忠作詞、曹進譜曲的新歌《離家的時候》,拉開了空軍后勤部駐廣州辦事處群眾文化創作筆會的帷幕。
這個6月18日在海南三亞召開的筆會,也是一個歌曲創作會,會上提供的40首歌詞作品均出自空軍后勤部干部王世忠之手。作為一個業余作者,能在繁忙的工作中創作這么多作品,足見作者的勤奮和深厚的生活積累。自然也引起了與會的詞作家和作曲家的關注。
與會者認為,這些歌詞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作者長期工作在基層,有堅實的生活基礎。作品題材豐富,有描寫親情、友情、愛情的,有歌頌當代軍人的,有青春勵志的,寫得昂揚向上,語言樸實生動,情感真摯。著名作曲家馮世全說,作者對當代生活有自己的觀察思考,如《良心作證》里寫道:“生命需要扶助,社會需要責任”;《留點什么》寫道:“時光不要錯過,人生不能枉活。你我曾經來過,我們該留下什么?”都體現出作者的社會責任感。著名詞作家、江西教育電視臺導演田信國說,這組作品有濃厚的生活氣息,不是無病呻吟,是有感而發。描寫的是來自生活的體驗,抒發的是真情實感。圍繞主旋律,傳遞正能量。如《依存》《守候》體現了對生命的思考,富有哲理;《小花傘》《婚紗照》清新活潑,頗有生活情趣。廣州軍區戰士文工團著名詞作家陳道斌說,看到這組作品,我深感到它們的樸實生動,說明作者是從生活中來,這也是我們專業創作者所缺乏的。著名詞作家王持久說,我雖是海政文工團的專業創作人員。但很長一段時期也是業余作者,是搞群眾文化工作的,后來慢慢進入專業隊伍。作者長期在基層工作,因此他的作品樸實親切,尤其是反映部隊生活的作品,寫得很不錯。
歌詞創作手法多樣也得到了與會者的充分肯定。著名作曲家李希海說,歌曲的體裁有限,曲式決定了歌詞的結構,群眾性的歌曲更需要短小精悍,言簡意賅,不能像西洋歌劇中的詠嘆調一樣長。這40首作品大多如此,涉及的生活方方面面,手法多樣,有直抒胸臆的,也有借景抒情的,尤其是組歌《心語》,通過丈夫、妻子、父親、兒女的不同身份和角度,歌頌了親情的美好和可貴,很有新意,可寫成一部套曲。田信國說,這些作品有獨到的視角,有獨特的發現,如《中國軍人最帥氣》《我為朋友敬杯酒》等。這些不同題材、不同體裁的歌詞,可以寫成不同風格的歌曲,民族的、美聲的、通俗的都可以,作曲家有很大的施展余地。
這個觀點也引起與會作曲家的同感。他們說,當讀到這些情真意切的歌詞的時候,他們的創作靈感也油然而生。馮世全說,我非常喜歡《跳起來》這首詞,歌詞本身就富有音樂的律動,讓我心中一下涌出了很有動感的旋律,我想把它譜成一首適宜群眾邊唱邊跳的歌曲。青年作曲家連向先看了歌詞后,很興奮,連夜譜了《愛的折磨》。他說,這些歌詞給予了作曲者很大的創作空間。上海電視臺編導、著名作曲家宋柯看到《歡歌笑語唱和諧》,立刻產生了為之譜曲的念頭。他說,現在全國人民都在為創造和諧社會而努力,我正想為我們的節目創作一首反映這個主題的歌曲,這就叫“得來全不費工夫”。
筆會上,大家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對歌詞的進一步修改也提出了意見和建議。比如,一些歌詞的篇幅還較長,需要精煉。有些詞句需推敲。李希海指出,歌詞要明白如話,又要富有詩意,所以要在語言上更精煉一些。青年作曲家董建利說,看到這些歌詞,就像我們下去采風時聽到的原生態民歌,那樣樸實,再做進一步加工就是好作品。
王世忠對大家的意見和建議表示感謝。他說,作為一個軍人,既關心國家的大事,也關注百姓的普通生活。之所以寫歌詞,是想把自己在生活中的體驗和感受抒發出來。他表示,將進一步修改自己的作品,精益求精,讓這些作品插上音樂的翅膀,飛到更多的人心中。
(編輯: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