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墻根下的文化人
在先,我對蔚縣的了解可以說是不甚了了,真正意義上的解讀蔚縣是在癸巳年頭春節,和剪紙藝術家高殿亮一起去造訪文化學者田永翔。走進他的小院,抬頭看到的是高聳的黃土城墻,出門即是蒲荻滿眼的河溝。看到我的到來,在家養病的田永翔喜出望外,忙拄著拐下了地。敘談中,他為我拿出近年著述《腳印》《古代國的鄉土》和別人為他所寫的《田永翔傳略》,并一再囑托高殿亮把珍藏在他處的傾心之作《中國剪紙瑰寶——蔚縣窗花》送我一本。回到住宿地,我打開老田的著述慢慢品讀,恰如春風撲面,細雨潤物,感到那份淳樸渾厚、仁愛德彰。作者的知識淵博我始料未及,代王城、飛狐峪、小五臺、玉皇閣、南安寺塔、縣衙、暖泉書院……林林總總,舉手投足間折射出對地域文化和歷史的明了,從考古到節慶,從民居到戲劇,從民間剪紙到碑林,從民間曲譜到壁畫彩繪,涉獵的門類有文學、藝術(音樂、舞蹈、繪畫、書法)、建筑學、宗教學、民俗學、社會學、民族學、美食學、歷史學、軍事學等等,包羅萬象,字里行間律動著一位高級知識分子豐盈的文化底蘊。
蔚縣剪紙是全國唯一以陰刻點彩為主的民間藝術,現在已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之一,這朵中華藝術奇葩,開放在國人親朋賓友之間,開放在世界各國文化交流的禮品中。從厚厚的裝幀典雅的《中國剪紙瑰寶——蔚縣窗花》一書里,我仿佛看到了彳亍在坎坷人生道上的田永翔,聽到了在古代國廣袤土地上孑然獨行者鏗鏘的足音。田永翔4歲喪母,與祖母相依為命,19歲考上張家口藝術專科學校學編導,臨畢業遇到話劇團變故,回到蔚縣重新分配,卻因不通世故,被人炒了魷魚回村當農民。一晃11年過去,最終還是在修水庫工地上以亦工亦農的指標轉正當工人。1984年,他擔任蔚縣民間文學三套集成辦主任,開始了蔚縣剪紙的普查。“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遍地鮮花喝彩聲,其中甘苦幾人知?當河北省“功勛民間文藝家”、張家口市“德藝雙馨文藝家”、“蔚縣窗花的文化大典”、“河北省文藝振興獎”、河北省“五個一工程”獎等光環和榮譽掛滿田永翔胸前時,他不禁潸然淚下。
《中國剪紙瑰寶——蔚縣窗花》從1980年結集送出版社審閱,到2003年正式發行,經歷了北京、河北、北京,輾轉三個出版社,歷經22年。22年是個什么概念?一個初生的嬰兒已成長為通曉事理的青年,一部新出廠的轎車已進入回爐的廢料倉,林木成蔭,兒女成行啊!人生能有幾個22載?誰能不感慨萬千!《中國剪紙瑰寶——蔚縣窗花》一書被作家馮驥才譽為是“已經啟動的民間文化搶救工程的高水準范本”,因此中國民協把主編《中國民間剪紙集成·蔚縣卷》(國家示范本)的重任交給田永翔,“真正的學者將學術和生命聯系在一起”,挑上擔子后田永翔帶領徐俊峰、王麗,三人餐風露宿,披星戴月8個月的訪問,行程9000里,進村入戶百多村堡,采訪700多人,形成20多萬字的普查報告,末了他又把自己珍藏的剪紙藝人代表作80多幅圖樣貢獻出來,三人四易其稿后交給了出版社。《蔚縣卷》面世后,榮獲全國民間文藝最高獎山花獎·學術著作類獎。在之前出版的《中國剪紙瑰寶——蔚縣窗花》得到中國民俗學締造者鐘敬文先生極高的贊譽:“蔚縣窗花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勞動人民酷愛藝術的結晶,也是東方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歷史進程中重大事件、杰出人物立體的描寫,也是浩瀚史籍的體征,是勞動人民創造的偉大體現和展示,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個瑰寶。”中國民協主席馮驥才首肯了田永翔的作為:“我得知他對蔚縣窗花所做的長達半個世紀的艱辛的考察、搜集和研究。他幾乎把蔚縣剪紙當做自己一生的研究對象,傾盡了心血。他們占有的材料無人能夠企及;他對這一獨特的民間藝術之精通到了極致,故而,他們為我們整理出這樣一份十分厚重的文化財富。”
《張家口文史》總第四十四輯登載了他的昔日同事一席話:“這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貧病交加,家中連一臺彩電都沒有,卻去用自己的房子作抵押,去印縣里的《三套集成》,墊出自己的15000元錢,去搞民間剪紙普查,拖著多種疾病的殘體,一瘸一拐在土地上跌跌撞撞三十年,走遍全縣大大小小的村堡,一點一滴收集、記錄鄉間的戲劇、剪紙、故事?臥病在榻數年整理、研究、書寫這填補歷史空白的巨著?不僅自己干,還搭上家人和錢財。這是怎樣的精神?怎樣的意志?”為他寫傳略的張子儒補充說:其實他“妻子沒有工作,還有一個兒子沒有就業,每月工資醫藥費花去大半,日常生活動輒陷入困境”。田永翔人品敦厚,心體光明,當社會上的人們都在一切向錢看的時候,他卻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學問。他枵腹從公,債臺高筑為的是自己鐘情的文化事業,中華民族根的傳承!
古老鄉土因為有這樣一批對文化摯愛有加的志士安貧樂道、甘耐寂寞,東方文化才得以綿綿瓜瓞地傳承;中華民族因為有這樣一批貧賤不移、威武不屈、富貴不淫,有著強烈歷史責任感的學者矢志不渝的求索,才會有華夏民族振興的信心和勇氣。
世上學問萬千,均是人學,人的境界決定著作的深度和廣度。拿到這本沉甸甸的專著,我感到她的厚重和神韻,也為這片熱土的人文關懷而感動。
(編輯:偉偉)
· | 【即將消失的職業】蔚縣青砂器 |
· | 駐西使節夫人傾心蔚縣剪紙 |
· | 傳統廟會蛇年觀“蛇萌” |
· | 剪紙:刀與紙間流淌的詩意 |
· | 中國剪紙藝術吸引蒙古國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