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嘴”端午集結梅蘭芳話北京
6月11日(端午節假期期間),由方清平、王玥波、紀連海和李偉建組成的“四大名嘴”將齊聚梅蘭芳大劇院,為觀眾奉獻一臺集娛樂與學術于一身的原創節目。此次,這四位名嘴也正是,看家本事懷絕技,諸多感言懷軼事,風雨春秋各自表。
最另類的名嘴——丑男軼事
紀連海,北京師大二附中教師。北京市骨干教師,西城區學科帶頭人,西城區兼職歷史教研員。1986年7月畢業于北京師范學院歷史系,長期從事歷史教學工作,CCTV—10《百家講壇》欄目主講人之一。其主講“正說清代名臣”系列(和珅、紀曉嵐、劉墉等)激情澎湃、詼諧幽默、設問解疑、鞭辟入里,極受歡迎,收視率屢創新高,成為億萬觀眾熱捧的超級學術明星,被譽為《百家講壇》“十大名嘴”中的“最另類”。
這位紀老師,從照片或者在電視上看到的人都知道 ,他絕對是一位丑男。 但這似乎無關緊要了,反而把他的個人魅力映襯的更為光鮮亮麗。
更鮮為人知的是,他是高中歷史老師,妻子路和平是一位小學語文老師。在他們看似平淡的婚姻生活里,卻保持著常人難以做到的那份熱愛。早上送妻子到車站,傍晚時分妻子到站后看到的第一個人也是他。也許這樣的事一次不難,可是紀連海一做就是5年,直到妻子調回離家較近的學校工作為止。
自從成為家喻戶曉的名人之后,應酬很多,每次他都要妻子陪同。為了杜絕和消除妻子一些不必要的顧慮,他把自家的房產、汽車等都過戶到妻子的名下……
現如今,高舉歷史牌打進曲藝圈,歷史變相聲,言不盡其中之變遷。真的是“另類丑男說歷史,誰曉名成背后寒”。
笑逐顏開的名嘴——眉目傳情
話說相聲界的李偉健,京派相聲名嘴,他們曾經四次以相聲《咨詢熱線》、《彩鈴聲聲》、《瘋狂股民》、《團團圓圓》參加央視春晚,成為近年來相聲界的“場面人物”。 笑動百華相聲劇場發起人之一。一直和武賓老師合作,已有二十多年。師承我國相聲表演藝術家劉洪沂先生。
目前他正在積極挖掘北京單口相聲的失傳作品,還原作品面貌挽救非物質文化遺產,積極推陳出新為北京單口相聲的繁榮與發展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然而,有多少人能夠知道他童年的趣事呢?不妨去聆聽一下他的傳奇人生和童年軼事……
宣南書館一名嘴——聽評書不后悔
王玥波,愛稱王三皮,1978年生于北京,自幼學習評書、相聲等多門曲藝藝術,曾拜馬增學習評書,拜趙小林學習相聲,拜張學楷學習聯珠快書。全總文工團(原在煤礦文工團)說唱演員,在宣南書館、崇文書館均為創業元老,女評書第一人連麗如夫婦之義子。播講過《聊齋》、《隋唐》、《雍正劍俠圖》、《俠義英雄傳》等多部評書。2012年8月7日王玥波在京成立個人工作室。
這些都是眾所周知的,可是王玥波這個大男人也有溫柔鄉的不平事啊!曲曲折折道不盡,一拍醒木說緣來……
最愛美的名嘴——割眼袋我無悔
話說冷面笑星方清平,平平淡淡百姓態,秀恩愛割眼袋,他為仇凱來捧哏。他是著名單口相聲演員,除表演外,也擅長相聲和喜劇創作,自創京城“青門海派”。生于1970年的他,高中畢業后到部隊宣傳隊任相聲演員。拜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李金斗為師。復員后跟隨相聲作家廉春明學習創作。參加第五屆相聲大賽決賽,表演單口相聲《幸福童年》,笑翻全場,最后一舉奪得相聲大賽二等獎,并在頒獎儀式上再度表演一段相聲短片。
2012年在北京衛視春晚表演單口相聲《我的家在北京》。被譽為“冷面笑星”、“馬三立再世”。一襲長衫,不茍言笑,蔫頭蔫腦,絮絮叨叨。既區別于以敘述故事見長的傳統單口相聲,也區別于夸張說唱的新派脫口秀。木然地站在桌子后面,既無過多表情,也無太大身段,似與您家常聊天,但是句句幽默至極,段段切中時弊。大多為自嘲,順帶嘲笑同臺演員,零表演,超真實。包您捧腹,拍案稱絕!這,就是北京男人方清平自創京城“青門海派”。
(編輯:黃遠)
· | 端午文化消費缺點兒創意 |
· | 中國民協“我們的節日·端午”系列活動在秭歸舉辦 |
· | 舌尖品端午 何處憶屈原? |
· | 端午漫筆 |
· | 端午詩會在屈原故鄉舉辦 農民稼穡而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