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一反三造就“無煙故宮”
故宮博物院是我國現存最大、保持最完好的古代宮殿木結構建筑群,自紫禁城于1420年建成以來,防火就是其面臨的首要難題,院內隨處可見的鐵缸、銅缸,都是用于儲水、消防的滅火用具。雖然故宮博物院多處設置“禁止吸煙”的標示牌,但仍有部分觀眾在紫禁城內隨意吸煙,給故宮安全帶來了嚴重隱患。
從今天起,紫禁城內將實現在全院范圍內全面“禁煙”,這是近600年來的第一次。我們的志愿者向觀眾發放帶有故宮Logo和“無煙故宮”宣傳語的彩色手環,倡導文明參觀,希望觀眾在參觀過程中能夠互相監督、提醒,防止不文明行為發生,消除因吸煙帶來的安全隱患,共同為實現“無煙故宮”、“平安故宮”而努力。故宮博物院全體員工、在院合作單位和個人都自我約束,無論室內和室外,不分開放區與工作區,一律禁止吸煙。我們對駐院單位也提前進行了告知和提醒,要求配合故宮禁煙工作,消除一切安全隱患,對違反禁止吸煙規定的人員將進行嚴格處罰,并通報全院。
雖然我們宣布明火不許帶入紫禁城,但是現在每天的游客量太大,逐一安檢有困難,只能進行抽檢,提倡大家盡量不要攜帶。我們還打算在紫禁城外設立吸煙點,配套建設消防設施。由于故宮沒有執法權,對于游客抽煙的行為只能采取禁止和勸阻的方式,讓他們把煙頭當場滅掉,投入垃圾箱,如不聽勸阻,會將其移交公安部門處理。禁煙這項行動真正實施好離不開社會和媒體的監督,希望媒體經常到故宮來轉轉,發現抽煙的狠狠報道,配上照片,大力曝光。
針對媒體報道的玻璃和文物被砸、工作人員上班打手機、導游編造“許愿池”等問題,我們一定要懷著感恩的心來對待,良藥苦口,因為大家關心、愛護故宮才會來監督、提建議。對此我們一定要舉一反三,不能說今天是池子的問題,明天就單解決這個池子,禁煙就是這樣來的。因為抽煙,一次在古建中、一次在現代建筑上,引起了火情,幸好都及時發現。但是我們意識到,如果不禁煙可能會有重大的隱患。紫禁城禁煙確實難度很大,有人問我:能做到嗎?我們一些研究員說抽煙有助于思考,提出了吸煙的很多“好處”,但紫禁城確實就是不能吸煙,我想職工家屬會給我們送匾和表揚信的,抽煙有害健康,讓單位給管住了。禁煙需要我們做出一些改變自己習慣的努力,既然已下定決心,難度再大也要堅持下去。過去有過水煙袋、旱煙袋、鼻煙什么的,在紫禁城禁煙是頭一遭。故宮工作區內不設煙灰缸,香煙也要上交,我們還想挨屋去收打火機和煙灰缸,上交的這些物品以后可以辦一個院史展。
?。ū揪W記者云菲根據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在國際博物館日故宮系列活動期間采訪整理)
(編輯: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