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焰 新作繪“女人體”
《微胖的裸女》是毛焰的大尺幅肖像畫新作。
被稱為中國當代藝術怪杰的毛焰用新作再度顯示其對肖像繪畫的熱愛。日前,毛焰個展在798佩斯北京開展。作為毛焰與佩斯畫廊簽約后的首展,展覽除了其標志性的“托馬斯”系列外,也展現了女人體肖像這一新系列。該展將展至6月22日。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毛焰稱自己之所以執著于肖像繪畫是因為由來已久的熱愛,不需要用是否前衛、是否觀念去定義、去類比。
新作瞄向女人體系列
盡管裝置、觀念、新媒體等藝術形式已把繪畫擠得越來越邊緣,毛焰還是醉心于自己的繪畫創作,尤其是肖像畫。此次攜新作亮相佩斯北京,毛焰再度展現了他的執著與轉變。
執著的是他讓肖像畫成為精神能量的發生場,轉變則是看到了他的新系列女人體,包括《椅子上的小魔女》《微胖的裸女》這兩張大尺幅作品。毛焰告訴記者,自己很早就有了創作這個系列的想法,都是一些超常規尺寸的畫,且都是女人體,“這個系列我會用幾年時間積累個十幾幅。”
而相比之前的小畫,毛焰稱:“大畫就是要快,要有氣勢,一氣呵成。”而為了有這個感覺,他這幾年畫畫會喝點酒,讓自己的感覺更加敏銳、豐富。
畫“托馬斯”是自我認識
自上世紀90年代末,毛焰的《托馬斯》系列肖像作品成為其一大標簽。畫作中,托馬斯人物形象透露出冷峻氣質、縹緲氣息。在新展中,毛焰再度向外界傳達了對“托馬斯”系列的熱衷,展出作品中包括《坐在椅子上的托馬斯》等。
關于毛焰這番執著,朱文曾在電影《小東西》中進行過講述,講的就是畫家毛焰和畫中人托馬斯·路德維德(上世紀90年代在南京學習漢語的盧森堡留學生,后來還曾是上海世博會盧森堡館的館長)的故事。朱文曾說:“我知道他們不是同性戀,但毛焰又用那樣的筆觸去關注托馬斯。他們前世究竟是怎樣的關系?”
對于自己的執著,毛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是因為自己需要一種恒定,在恒定中獲得自己內心中很多東西,進而規避掉當下的很多問題,達到自我調節、自我認識。
■ 人物小傳
毛焰
1968年出生于湖南,是中國當代最優秀的肖像畫家之一。受其父親影響,毛焰自幼學畫,十幾歲時已經掌握了嫻熟的技法,在考入美院之前就被稱為天才。1991年從中央美院油畫系畢業后,毛焰進入南京藝術學院任教,開始了對肖像畫的探索。著名批評家栗憲庭曾在《寫實主義的探險》一文中,稱毛焰刻畫了“一個個表情正在消失的時代肖像”。
(編輯:蘇銳)
· | 毛焰:沒有比獨立更讓人愉快的事情 |
· | 毛焰:“栩栩如生”的肖像畫對我來說沒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