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貫東西 蔚為大觀 ——曹勇其人其作
曹勇油畫作品
我是先看過曹勇的畫冊,后見到他本人的。第一次見面,讓我大感意外,那是一個典型的北方漢子:他憨樸拙異的外表,與其畫作飄逸靈動的氣象形成一種曼妙而有趣的對比;一雙總是微微瞇著的眼睛,閃爍著睿智而溫和的光芒,臉上洋溢著一種單純而天真的笑意。見到他的第一眼,憑直覺我就感受到,這是一個在塵世的鹽水中浸泡過千百次卻依然保留著童真的藝術家。就藝術創造而言,這是極其難得的品格。等到欣賞了他印在畫冊中的大部分畫作,了解到他跌宕起伏、悲欣交集的人生軌跡和情感歷程之后,我愈加證實了我的第一感覺。
在曹勇的人生和藝術歷程中,經歷過3個至關重要的階段:西藏7年、日本5年、美國10年。黃彥先生稱之為“三度轉換,三度跨越,三度升華”。如此全面的評述,對我這樣的美術外行來說,實非力所能及。我所特別感興趣的,是曹勇赴美后的代表性畫作“威尼斯系列”、“金色海岸系列”、“浪漫花園系列”、“夏威夷系列”、“巴黎系列”和“地中海系列”等。
面對這些令人驚異、令人眩目的畫作,我深感在一個東方藝術家的眼中筆下,在一個來自中國的年輕藝術家的特殊感悟中,起源于歐洲的古老油畫藝術似乎在他的靈魂深處悄然發生著一種新變。冥冥中,似乎有一雙用東方文化、東方精神賦予神力的奇妙之手,在我們眼前打開了一個新的、讓人目不暇接、讓人激情迸涌、讓人回味悠長、讓人離開了又要回來的新的藝術世界。歐洲油畫細膩逼真的寫實情景中,彌漫著一種濃郁、超然、恬靜、和諧的東方情愫。寫實與寫意,靜謐與喧嘩,自然與萬物,人與自然天衣無縫地交融在一起。在這里,繁復或簡潔,構圖或技巧,色彩或光影,似乎都變得不重要了。在一種氣韻貫通的藝術精神的統攝下,內容和形式在不經意間找到了最適宜的表達方式。中國古代圣賢們所推崇的大音稀聲、大象無形、道法自然等,在曹勇的藝術實踐中也似乎找到了獨特的注腳。
遠古與現代,自然與塵世,有些法則是亙古不變的。而人類的感受以及對這種感受的藝術表達卻是每時每刻都在變化著。天才的藝術家總能敏銳地捕捉到轉瞬即逝的經典剎那,讓它在人類心靈無垠的太空中,成為一道永不消逝的亮麗風景。曹勇為我們留下的,正是這樣一些在我們內心深處引起無數波瀾的永恒瞬間。《威尼斯的早晨》《威尼斯的回憶》《威尼斯的傍晚》和《巴黎的夢》等,均表現出畫家始終如一的執著追求。與前期的西藏系列相比,外在的表達方式變了,但藝術家那顆渴望溫暖自由、追求理想人生、超越物欲塵世的心依然如故。透過那一幅幅賞心悅目、頗具市井人情氣息的畫面,我們分明真切地感受到,那迷幻光影下的寧靜、浮華塵世中的淡泊。畫家總是透過那些繁華的表象,給塵世中的人們尋找精神和靈魂的棲息之所。畫面中那些游離于經典建筑或綺麗風光中的人們,無不保持著一種難得的從容和寧靜。那也許不是大多數人當下的生存景象,但卻是我們神往已久的狀態。難怪西方人如此喜歡曹勇的畫,從一個中國觀賞者的視角,我認為奧秘之一就在于,曹勇的畫中浸潤著的那種源于東方文明、跨越俗世物欲的對和諧、從容、自由、閑適的人類精神的探索與追求。即使像他的巨作《圣莫尼卡》,雖場面宏大、人物眾多、氣氛狂熱,但仍然表達了人與大海、天空、椰樹即人與自然的異乎尋常的和諧之美。狂歡的人群、起伏的波浪、飛翔的海鳥、跳躍的魚群,讓我們的心靈深處充盈著一種溫馨、靜謐、安寧的氣息。動與靜,熱與冷,肉與靈,在這里得到了神奇的和諧與統一,真正是表面的大動與激情迸發后內心大靜的和諧統一。從這個意義上講,畫作表達的美是充滿溫馨浪漫氣息的美,是煥發著人性光輝的美,是讓人在記憶長河中流連忘返、徜徉咀嚼之美。曹勇到美國之后畫風突變,一系列新作誕生,顯然已經超越了他個人生存和情感的悲歡。他站在東方文明交匯的制高點上,審視人類的精神困境,尋找藝術的新徑,終于完成了一次漂亮的自我涅槃。
曹勇的這一批畫作,還向我們昭示出:他用自己天才而獨特的藝術世界,在高雅與通俗之間搭起了一座美麗的花橋,讓各色人等在愉悅神往的審美享受中,感悟其畫作深層的精神世界,領略其畫面以外的無窮韻味。他在藝術與大眾觀賞之間找到了一種驚人的平衡,這是多少藝術家夢寐以求的境界。曹勇用中國文化的和精神,用不倦的藝術探索,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路徑,這也是古老的歐洲油畫走進大眾的一條成功路徑。對于正在走向開放與多元的中國繪畫藝術而言,曹勇的實踐為我們提供的啟迪也許比其畫作本身更多。
曹勇已經在北京建了自己的畫廊,這也許是他藝術探索中的又一個新的起點。他總是在不倦地求新求變,自我否定,自我超越。因此,我們在祝賀的同時,又充滿著熱切的期待。
(編輯:黃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