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生活的“日常美學”——評劉悅笛的《生活中的美學》
《生活中的美學》劉悅笛 著 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
新世紀以來,“生活美學”是國際與本土同時興起的最新美學思潮,它之所以方興未艾,那是由于,一方面是日常生活審美化的事實需要理論上的闡明,另一方面則是美學理論自身也亟需新的拓展:從日常生活出發來看藝術與審美,又要從藝術與審美出發來看待日常生活。
劉悅笛是國內“生活美學”的積極倡導者,《生活中的美學》是他闡發“生活美學”的最新專著。該書發出了重建“中國人”的生活美學的理論吁求,希望由此參與到國際美學的前沿建設當中,并認為中國傳統美學本身就具有“生活美學”的智慧,由此可以將中國傳統創造性地轉化為普適價值。這種具有“中國性”的生活美學的出場,對于當代中國生活、藝術與文化的發展而言,無疑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劉悅笛先生還曾完成《生活美學:現代性批判與重構審美精神》(2005)和《生活美學與藝術經驗:審美即生活,藝術即經驗》(2007)兩本“生活美學”之書,《生活美學》構成“生活美學”思想建構的核心,《生活美學與藝術經驗》則是由這個核心思想拓展出的美學體系,該書曾獲得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的“三個一百”原創出版工程獎。但“生活美學”得以成立還有兩個前提,作為“日常生活審美化”的《生活中的美學》與作為“審美日常生活化”的《藝術終結之后:藝術綿延的美學之思》(2006)恰恰構成了“生活美學”之前提的“兩翼”,如此一來,中國化的“生活美學”的整個系統建構也就相對完整了。
《生活中的美學》的核心觀念是在強調,美使得每個人得以“慶生”、“樂活”與“藝活”。“慶生”就是說,美的時刻好像就是日常生活中的“節日”一般,但卻是歸屬于每個個體的個人體驗的“生日”?!皹坊睢本褪钦f,美的過程好像就是一種“健康與可持續”的生活方式,美的體驗正是衡量這種生活的重要指標,有“美”才能“樂”?!八嚮睢本褪钦f,美帶給你一種“藝術化”的生活方式。美的經歷盡管是節日般的非常日時段,但卻是延續了日常生活經驗的一種升華。《生活中的美學》所關注的是,審美到底能夠延伸和泛化到哪些業已成熟的人們的生活領域。所以,本書的基本構成實際分為“審美哲學”、“語言美學”、“心理美學”、“身體美學”及“體育美學”、“自然美學”與“環境美學”、“藝術美學”、“設計美學”、“文化美學”及“商業美學”。
總而言之,《生活中的美學》主要以日常生活當中的美學為深描對象,從日常生活美學的基本建構開始談起,逐步展開生活美學的整個圖景,倡導美學回歸現實生活,提出了一整套嶄新的“生活美學”的觀念,其最重要的意義就在于直接面對日常生活發言,使得美學不再成為一門“玄學”,而是與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與此相應,《生活中的美學》可以為現實生活中的審美提供“生活指南”,這恰恰是當代人在生活當中所需要的,這樣的“接地氣”之作適于廣大熱愛生活的讀者們閱讀。新世紀以來,“生活美學”已成為國際美學領域的最新的具有引領性的思潮,諸如劉悅笛先生這樣的具有國際視野的中國學人正在以《生活中的美學》的新著,來繼續引領“中國化”的生活美學的進展,“生活美學”的確已成為當今東西方所共同關注的美學、藝術與文化的最新生長點。
(編輯: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