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書寫古滇王國新傳奇
文化地標:國家重點文物官渡金剛寶塔(光明日報記者任維東攝)
世界遺產石林(光明日報記者任維東攝)
■昆明市委書記張田欣:著力打造文化昆明,不斷開創文化繁榮發展的新局面。
■昆明市長李文榮:把昆明建成世界知名的“中國春城”和歷史文化名城。
主持人語
在經濟快速發展、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的今天,如何保護好具有1200余年的建城史的昆明文脈?不斷總結、汲取以往的經驗教訓,昆明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舍得投入,肯花心思,振興產業,文旅交融,逐步建成文化多樣性繁榮發展的“文化昆明”。本期文化強市百城行走進云南省昆明市?!獧谀恐鞒秩?楊亮
“天氣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斷四時春”,這是明代狀元楊慎贊美昆明的著名詩句。正如他所描繪的那樣,2013年春節,當北方依然白雪皚皚、寒冷刺骨時,這個南國之城,天天都是晴天麗日、溫暖如春。沐浴著明媚的春光,更為這里多姿多彩而歷史悠久的滇文化所吸引,來自海內外的大批游客紛至沓來。
2013春節黃金周,昆明市共接待海內外游客245.81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11.23%;旅游總收入首次突破10億元大關,達10.0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6.63%。
續好文脈,讓歷史告訴未來
早在遠古時代,滇池一帶就生活著“昆明”(今彝族先民)部落。在漢朝以前,滇池、撫仙湖之濱就建立了古滇王國。昆明主城建城則始于唐代大理國時期,距今已有1200多年。全市現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300多項。1982年便被國務院公布為首批24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漫步昆明,不難發現,始建于唐代的東西寺塔,至今巍然屹立在市中心;古幢公園保有被尊為滇中藝術極品的大理國經幢;國內唯一一座全部用砂石砌成、建于明代的官渡金剛寺塔,閃耀著古建筑藝術之光;而規模宏大、明清時代產物的筇竹寺五百羅漢雕塑依然在講述著佛教故事;陸軍講武堂、大觀樓天下第一長聯、朱德故居、“西南聯合大學”舊址、石龍壩水電站等許多重點文物均得到較好的修繕與呵護……
早在2008年,昆明實施城中村改造,文化古跡、歷史建筑的保護和恢復,被列入城市改造的重點。市里及時編制了一個街區、兩個古鎮(晉城、官渡)的保護規劃。老街保護建設項目包括位于市中軸正義路以西的文明街、甬道街、景星街等十八條歷史街區。2011年5月,昆明市開始制定《名人故(舊)居保護暫行辦法》。根據這一《辦法》,凡被公布為昆明市名人故(舊)居保護單位的建筑將不得拆除,建設項目和建設活動應主動避讓名人故(舊)居,原則上應進行原址保護。
在文化建設上,昆明也很舍得投入。富有遠見的昆明市盤龍區不僅興建了全省第一個少年兒童圖書館,辦起了民族文化傳習館,其所屬的桃源社區利用一個260平方米大的地方,自辦了全省首個社區袖珍民博館,容納了云南25個少數民族民間傳統文化遺產實物,被譽為老百姓家門口的民俗“活課本”。十二五期間,昆明還將投資8億元興建一座占地74000平方米的民族民俗博物館。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