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電影進軍中國還需耐心
年初,今年首部分賬大片韓國電影《奪寶聯盟》殺進中國電影市場,卻在各方寄望甚厚中敗走麥城,最終以1800多萬元人民幣票房收場。回望2012年,中國電影票房排名前十的只有三部國產電影,其余都是好萊塢大片,可見,中國觀眾的觀影習慣具有單一性,中國的觀影環境沒有給中國觀眾提供多元的觀影文化,也沒有培養中國觀眾接受多元文化的習慣,所以經常觀看韓國電影的只是一些喜歡韓國文化的特定人群。
韓國電影《奪寶聯盟》海報
美國電影《十二羅漢》海報
今年各方面寄望甚厚的首部分賬大片韓國電影《奪寶聯盟》敗走麥城,最終以1800多萬元人民幣票房收場。此前在韓國本土乃至日本、東南亞等地都曾名利雙收的韓國電影《怪物》《大叔》《美女的煩惱》在中國所有上映期間的總票房也只有1400萬元人民幣;2012年底的最后一部分賬片韓國電影《鐵線蟲入侵》最終只收到705萬元的票房。韓國電影在中國內地延續著有口碑無票房的奇怪處境。但是,也并非沒有例外,2012年4月由韓國導演金泰勇執導,中國演員湯唯、韓國演員玄彬主演的愛情文藝片《晚秋》票房超過6000萬元人民幣,創造了韓國電影在中國票房的最高紀錄,這部電影在好萊塢大片和國產同類型新片夾擊的攻勢下,場次保持在全國排片總比例10%左右,排名全國前五,經過清明小長假后,票房不僅成功突破6000萬,其后每日排片仍接近1600場。《晚秋》由韓國寶藍電影制作有限公司出品,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引進,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發行,星美(北京)影業有限公司協助推廣。這部電影成功的國際化合作似乎讓韓國電影人看到進軍中國電影市場的途徑。
2013年1月15日,《奪寶聯盟》作為新年第一部分賬電影進軍中國。中國進口公司火山石影視通過中國電影集團在國內3000多家影院上映。如同《晚秋》擁有湯唯和玄彬這兩個有國際影響力的實力派演員,《奪寶聯盟》同樣使用韓港兩地的頂尖演員,可以說是影帝影后大集中。主要的香港演員有:香港金像獎影帝任達華,臺灣金馬獎、香港金像獎影后李心潔,實力演員曾國祥(曾志偉之子);韓國演員有:韓國大鐘獎影帝金允錫,韓國青龍獎影帝李政宰,韓國三屆青龍獎影后、一屆大鐘獎影后金惠秀,在韓國大鐘獎和青龍獎都曾獲得最佳女配角獎的“國民媽媽”金海淑,韓國大鐘獎影后“野蠻女友”全智賢,實力派演員吳達庶,韓國人氣偶像、電視百想藝術大賞最佳男演員金秀賢。擁有十位亞洲實力派演員加盟的《奪寶聯盟》,在故事架構和敘事編排上也頗具好萊塢巨制的氣勢。影片輾轉于韓國、香港和澳門三地拍攝,十位主要演員以群像的形式在電影中呈現,影片中的盜賊形象沒有臉譜化、模式化,而是個個身懷絕技,每個人都個性鮮明,立體飽滿。《奪寶聯盟》與之前廣受好評的《漢城大劫案》《老千》被視作導演崔東勛的“崔氏犯罪三部曲”。并且,這三部電影都是高智商犯罪電影的代表之作,集立意新穎、懸疑推理、華麗動作為一體。
通過精妙的故事編排、縝密的邏輯以及天衣無縫的偷盜計劃完成一個在別人看來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并巧妙地騙倒觀眾是這一類型電影主要特征。與好萊塢同類型影片,如《十二羅漢》《偷天換日》比較,《奪寶聯盟》自有其獨到的特點,這部角色至上的電影,以人物的性格特點來展開故事,所以演員的演技至關重要。導演并沒有純粹玩弄高智商的偷盜游戲,而是在各種人物關系上下功夫,推動影片情節的發展。影片用幾組人物的搭配,通過盜賊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及矛盾來結構影片,再融入各種類型元素,使得影片具備商業性及娛樂效果。這部電影在韓國用70天時間吸引了1302萬人次觀影,打破了保持6年之久的《漢江怪物》106天內1301萬觀影人次的票房紀錄,在韓國總人口只有4000多萬的情況下,最終票房超過5億元人民幣。
《奪寶聯盟》算是亞洲近年來非常出色的高智商犯罪類型商業大片之一,但在中國的票房卻慘遭敗績,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1.宣傳不力。該片堪稱陣容華麗星光熠熠,跨國的演員和跨國的故事背景,普通話、粵語、韓語、日語和英語等多語種之間的碰撞,讓影片顯出國際大片的氣質,但在中國地區的宣傳點上只是著重了全智賢,給觀眾的感覺只是一部純粹的韓國電影,任達華、李心潔等了無蹤影,而且全智賢在出演此片以前除了《野蠻女友》外并無突出表現,導致觀眾對影片并沒有立體的感受。2.臨時換片名。《奪寶聯盟》此前一直被翻譯為《盜賊同盟》或《盜賊們》(韓文原文),關注韓國電影的人都以此片名為是,在中國公映時卻取了個充滿“正能量”的名字,事實上,會讓觀眾誤認為影片類似斯皮爾伯格導演的《奪寶奇兵》這種探險類型的電影,影片具備的高智商犯罪類型片的特質沒有體現出來,給人以山寨、過時的感受。3.同檔期有《一代宗師》等本土優質電影的沖擊,在排片場次上不能與之相比。4.盜版泛濫。《奪寶聯盟》在韓國的公映時間是2012年7月份,關注韓國電影的觀眾早就從各種途徑看過此片,所以再進影院觀看此片的必是鐵桿影迷。5.關注度不夠。中國普通觀眾對韓國電影的認可度不夠,2012年中國電影票房的TOP10是:①《人再囧途之泰囧》(截至2013年1月6日票房為116978萬元),②《泰坦尼克號》(94758萬元),③《畫皮II》(70451萬元),④《碟中諜4》(67471萬元),⑤《少年派的奇幻漂流》(57105萬元),⑥《復仇者聯盟》(56792萬元),⑦《十二生肖》(53533萬元,截至2013年1月6日票房為73597萬元),⑧《黑衣人3》(50415萬元),⑨《冰川時代4》(44913萬元),⑩《地心歷險記2:神秘島》(38849萬元)。中國電影票房排名前十的只有三部國產電影,其余都是好萊塢大片,由此可見,中國觀眾的觀影習慣具有單一性,中國的觀影環境沒有給中國觀眾提供多元的觀影文化,也沒有培養中國觀眾接受多元文化的習慣,所以經常觀看韓國電影的只是一些喜歡韓國文化的特定人群。
十幾年來,韓國電影在借鑒好萊塢電影敘事策略與堅持本土化的探索過程中,形成了一套比較成熟的商業類型電影體系,并且自成一派,逐漸在國際電影市場上取得了影響。首先是制作人和演員相繼進軍好萊塢,去年又有一些導演取得在好萊塢拍片的機會。曾導演《好家伙、壞家伙、怪家伙》的金知云去年執導了阿諾德·施瓦辛格主演的動作大片《背水一戰》;導演《老男孩》的樸贊郁執導了妮可爾·基德曼與米婭·華希科沃斯卡主演的《斯托克》,都取得了很好的口碑,他們的實力與商業敏銳度均已成功與國際接軌。但一些具備優質電影實力的韓國電影在中國電影市場上卻屢遭敗績,窺一斑而知全豹,如同對《奪寶聯盟》票房失利的分析,有文化認同的原因,也有市場操作的失誤。隨著中國觀眾觀影心理的成熟、對多元文化接受、觀影環境的改善、知識產權的保護,以及韓國電影人對中國國情的深入了解,不久的將來,韓國電影很有可能在中國電影市場上取得相應的位置。
(編輯:競童)
· | “一分鐘電影”讓兒童更安全 讓家長更放心 |
· | 特別關注:2013“輕”電影元年! |
· | 電影類型短片創投季啟動 |
· | 看電影要和下館子一樣有得選 |
· | 電影《咒絲》詮釋心靈驚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