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最短的時間閱盡人生百態(tài)——由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說開去
《紙人》劇照
《頭朝下的生活》劇照
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落下帷幕,這場屬于電影的饕餮盛宴,讓你印象最深的是李安再捧最佳導演獎的皆大歡喜,是《逃離德黑蘭》完勝《林肯》摘得最佳影片的稍許意外,還是劉易斯三奪影帝桂冠的實至名歸?
獲獎結果猶如宴會上長長的菜單,或許難有人會注意到其中極不起眼的位置上,一個幾乎與最佳原創(chuàng)配樂、音效、服裝設計等技術類并排的獎項——最佳動畫短片。有意思的是,時長僅有6分32秒的獲獎作品《紙人》,這道清粥小菜卻以它“螺螄殼里做道場”的精致與洗練,讓觀眾飽嘗到人生的各種滋味。
隨著片頭字幕的漸漸隱去,一張紙片被風吹到正在等車的男主人公身上,他順著紙片飛遠的方向看過去,正與女主人公四目相對。瞬時,他的手因為興奮和緊張,慌忙地攥了又攥。紙片又刮到了女主人公的臉上,他連忙上前幫著取下來。那紙片,偶然間印上了她紅色的唇印……
黑白色調中,沒有任何語言,故事完全依靠畫面和音樂的配搭。雖然是第一部獨立執(zhí)導的作品,但導演John Kahrs卻運用多種影像語言,營造出一個發(fā)生在20世紀中葉的紐約,因浪漫邂逅而起,曲折不斷又動人心弦的愛情故事。
篇幅的短小并不是情節(jié)簡單、內容空洞的借口。《紙人》中,以道具“紙片”貫穿整個故事的起承轉合,立意頗為精巧。開頭兩人因“紙”結緣,男主人公那被撩撥起的心緒還難以平復,緊接著就是劈頭蓋臉的乏味生活——典型的大都市中高不見頂的辦公樓,上司與同事們幾無分別的西服革履與一臉的面無表情。現實環(huán)境的庸常與被約束的感覺想必觀眾也能感同身受,而主人公則要被迫給出自己的答案——留下印著紅色唇印的紙片,還是埋頭處理不斷壓上的文件。
又是一陣風吹過,故事的愛情線索在道具的引導之下得以延續(xù):紙片飄出窗外,主人公的注意力也被牽引著,意外發(fā)現坐在對面樓里的女子,正是自己日思夜想的那個“她”。為了吸引到她的注意,他不停用文件的紙張疊成飛機,向對面投去。一次次地嘗試,又一次次地失敗,畫面的明暗、景別與調度在創(chuàng)作者的鋪墊之下極富層次。隨著那高高的文件變得越來越少,觀眾也經歷著希冀、失望與新一輪期盼的循環(huán)。女子即將離去,手邊的紙剩下最后一頁——印著唇印的那張,上司抱著一大摞新的文件緩緩走來,主人公終于破釜沉舟,沖出辦公室,在“面包”與“玫瑰”的兩難中選擇了后者。
命運在此時開了個不大不小的玩笑,他并沒有追到心儀的對象,一切的努力付諸東流。外在的重重阻力過后,心中的絕望來襲,主人公一步步地走入了畫面的陰影部分。創(chuàng)作者的這一安排可謂老到,真正的高潮到來之前,短暫的緩沖不僅讓觀眾感覺到落差,也讓后面劇情的“反轉”更加有力度。紙片再度出現,不過它們已然化身成紙飛機,一個個地扎在主人公的身上,仿佛為他注入巨大的力量,指引著有情人終成眷屬。此前一直循序漸進的背景音樂,這時也配合著畫面變得緊張、激烈起來。用小小的紙片巧妙地外化出主人公心里的期待,并讓看似不可能發(fā)生的奇跡出現,動畫短片獨到的想象力與詩意展露無遺。故事發(fā)展到兩人再次相遇時戛然而止,這樣的結局也為觀眾留下了更多回味的空間。
《紙人》在技術上巧妙地結合手繪和CG電腦動畫,而在視覺呈現方面更是獨具匠心。整部作品從始至終都是只有黑與白兩種顏色,唯獨女主人公留下的唇印是鮮艷的紅。這處設計的隱喻,仿佛《辛德勒的名單》黑白光影中的紅衣女孩。那一抹光亮的色彩,是絕望、苦悶的世界中唯一的希望,格外地燦爛動人,也難怪會有觀眾這樣總結自己的感受:“看過《紙人》,讓我重新相信了愛情。”
對于情感的細致描繪,如果說《紙人》側重講述愛情的初起,到“王子公主從此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而落幕,那么此次最佳動畫短片獎的另一部提名作品——《頭朝下的生活》,刻畫的則是在“王子公主牽手”之后的故事。
一對步入暮年的老夫婦,在幾十年的婚姻生活之后漸行漸遠,曾經熱烈的愛情如今早已消磨殆盡。男主人公住在地板上,而女主人公卻住在天花板上,他們就這樣“上下顛倒”地同居一室。平行前進的生活里,兩人各干各的,毫無交流,卻也保持著古怪的平衡。當然,除了都執(zhí)著地想把那張多年前的結婚照擺在自己這邊之外。
當男主人公無意間發(fā)現遺失已久的結婚紀念品——女主人公年輕時的舞鞋時,他渴望重新找回曾經的浪漫,沒想到卻使他們多年維持的平衡被徹底打破。經歷過種種失敗的嘗試,兩人終于都放下了自己的執(zhí)念,正視內心對彼此的眷戀。結尾,女主人公將舞鞋釘在自己的頭頂,翻了一個漂亮的跟斗,勇敢地踏進曾經相反的世界,夫婦倆緩緩地再次攜起手來。
《頭朝下的生活》作為一部粘土定格動畫短片,畫面不夠唯美,配樂也只有簡單的木吉他,但卻在短短的11分鐘里講述了一個仿佛發(fā)生在人們身邊,甚至就是親身經歷的故事,在看似刻薄的背后透出真摯。值得一提的還有,這部短片出自英國國家電影學院學生莫西·瑞卡特之手,他和同學們組成的團隊以極低的預算,用將近15個月的時間將其制作完成,是這屆奧斯卡中唯一的一部學生作品。不過無論是其簡潔清晰的敘事,還是作品中別出心裁的創(chuàng)意,都看不出絲毫的青澀或稚嫩。
題材與類型從來都不是束縛創(chuàng)作的條條框框,正如公路片不是只有路和車,警匪片不是只有追逐和槍戰(zhàn),任何作品所展現的內涵只取決于創(chuàng)作者的思路是否足夠開闊,因此哪怕只是一部動畫短片,卻足以讓觀眾閱盡百種人生。不知道這些短小卻富有深意的作品,是否也能為我國的電影創(chuàng)作者或者仍在學習電影的人們帶來些許啟示。
(編輯:竹子)
· | 奧斯卡獲獎片《姜戈》二審通過 |
· | 奧斯卡特效大師 媒大“傳道” |
· | 第85屆奧斯卡直播精彩瞬間回放 |
· | 第85屆奧斯卡主要獎項獲獎名單 |
· | 李安憑《少年派》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