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書法中盡享無言之趣——品讀李龍啟
白雪凝瑞朱軒納祥(隸書) 李龍啟
他繼承了中國文人亦官亦文的傳統,在濰坊市文聯和書協揮灑熱情的同時,還對書法篆刻頗有研究,對繪畫也有著自己獨到的審美視角和創作維度,他就是李龍啟。
在與李龍啟交往過的老友印象里,他為人厚道,謙和中帶有一種耿直和豪爽,朋友口碑甚好,對藝術極為投入,熱情而陶醉其中不能自拔,更不愿自拔。
李龍啟在藝術方面算得上是個全才,書畫、篆刻多方涉獵。其書法以顏柳為宗,自楷書入手,以隸書、行書見長,不同于顏體的“鐵畫銀鉤”,有別于柳體的“嚴謹疏朗”,他的作品運筆瀟灑流暢、硬朗遒勁,其中以隸書最為書法界所熟知和稱道。李龍啟的隸書看似規矩方正,其實融變化于無形之中,橫筆一般比較細,豎筆比較粗,而且豎筆多呈彎曲環抱字體之狀,由于筆墨粗細有度、彎曲靈活多變,使得看似結構方整的字顯得生動俏皮、活靈活現,有一種勁健靈秀之勢。觀李龍啟書法作品,使人如入一種既大氣清新、拙重樸厚,又靈動飄逸、典雅蘊藉的審美境界,耳目一新之感自然流露于心。在當代書壇,寫隸書的不少,風格迥異,不乏諸多優秀的代表,而李龍啟也有著屬于自己的一席之地,他成功的奧秘正在于深入傳統、融會貫通,不僅研習前人之所長,更難能可貴的是以己之思化為己用。
李龍啟的篆刻創作近年來也頗受矚目。篆刻是一門與書法密切結合的藝術,講究章法、篆法和刀法,有系統的理論支撐、獨有的技法和審美取向,對篆刻者的耐心、細心要求更高。李龍啟的篆刻,朱文、白文均見性情,篆法古質剛勁,章法端莊大方,疏密之間足見其巧,用刀質感挺拔,線條于骨感中見潤澤。其中,鑄印、鑿印、玉印均有所涉獵,對漢印的臨習與創作幾近癡迷。這種選擇使他的創作技法得到錘煉,確定了其創作風格,在古樸平正中不失變化,在古意中透出自我,表現出自然爽朗、清新靈動的獨特風貌。
學書之余,李龍啟還偶爾繪畫,主攻寫意,擅長花鳥,在他的畫作中,花和鳥相得益彰,色調極盡柔和之美,自然恬淡,每一只鳥兒在他的筆下都能讓觀者感覺到溫暖的氣息,這似乎就是他自身性格的寫照,既有剛毅的一面,也不乏溫柔敦和。
多年來,李龍啟堅持臨池讀帖,作品曾在日本、韓國等地展出,多次獲獎,部分作品被書畫愛好者收藏。書畫作品是書家自身意識、品行、操守的間接反映,李龍啟性情之真誠豁達、持重質樸、儒雅大氣,在其作品中隨處可見。北宋詩人蘇舜欽嘗言:“明窗凈幾,筆硯紙墨皆極精良,亦自是人生一樂。然能得此樂者甚稀,其不為外物移其好者,又特稀也。”李龍啟樂此不疲地站在“特稀”的行列中,盡享書法帶給他的無言之趣。
(編輯:單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