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8藝術區恐淪為商業區
藝術區攀高的租金仿若一把利劍,不斷削去眾多藝術機構的藝術“觸角”,為商業機構涌入藝術區掃除了“路障”。不僅國外知名藝術區如是,國內眾多藝術區亦如是,比如紐約的蘇活區(SoHo)、倫敦的費茲洛維亞藝術區(the Fitzrovia area),而作為國內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區——北京798藝術區,也遭遇同樣的境遇。
十余年的發展,歷經了拆遷危機、市場蕭條,798藝術區由一個廢舊工廠成功轉型為國內首屈一指的藝術區。在租金攀高的形勢下,租金是否會對798藝術區內藝術機構、畫廊的生存帶來“威脅”?798藝術區是否處于新的轉型期?
租金上漲,不單單是798藝術區所存在的問題,而是國內的眾多藝術區(包括宋莊藝術區、環鐵藝術區等)乃至整個房屋租賃市場所遇到的共同問題。798的藝術機構、畫廊的工作人員感受最深的或許不僅是798藝術區日益壯大的名聲所帶來的諸多益處,或許同樣感受到了798的核心人群——藝術家越來越少,餐廳、咖啡館以及商販卻越來越多,租金更是越來越高。
有畫廊經營者表示,798藝術區租金漲幅因地段、面積、入駐時間等因素有著不同的收取標準和優惠方式,但是總體呈上漲的趨勢。畫廊自2006年入駐798藝術區后,租金已由當時的每天每平方米3元上漲到每天每平方米5元左右。租金占了收益的大部分,因此壓力很大。
筆者走訪了798藝術區,發現其租金價格的調整期主要分為幾個階段:2005年,租金從最初的每天每平方米幾毛錢漲到了每平方米1元多;2006年,租金每平方米2元左右,部分區位租金達到每平方米四五元;2008年,部分區位租金炒到每平方米七八元,甚至在10元以上。2009年,798租金曾下降過三四成,在2010年之后很快上揚。2012年,平均租金在每平方米四五元左右,但部分地段的租金仍較高。這期間,一些機構、畫廊由于承受不住租金壓力而撤離。
現在,由于世界經濟不景氣,畫廊經營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么容易賺錢。藝術空間租金的不斷上漲,前一波畫廊走了,后面很多機構會以更高的租金上趕著入駐,而且越來越多的入駐機構都不是從事藝術的,再這樣下去藝術區恐怕變為商業區了。
(編輯:竹子)
· | 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再現 |
· | 隆福寺商業區人氣不旺 將轉型藝術品交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