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先賢造像向大師致敬
當年輕的我們徜徉于國學殿堂,埋首書海的時候,經常會止步于高深莫測的理論之中,這時我們最需要的是前輩的指點、引導和教誨。曾幾何時,我們羨慕那些出生于有魯迅、王國維為師的時代的人們,那將是何等的幸運。而如今,在我們還來不及抑或還沒有機會聆聽大師的教誨時,他們已故去。
1月6日由中國民協、中國西部研究與發展促進會、中國名家收藏委員會主辦,云南大理市人民政府、《收藏界》周刊承辦的“2012影響中國收藏界十大經典人物暨藝術造像揭曉盛典”在全國政協禮堂開幕。寬敞明亮的全國政協禮堂三樓會議大廳里,趙樸初、啟功、季羨林、周汝昌、張仃、吳冠中、王世襄、史樹青、羅哲文、徐邦達十位文化藝術大師的20幅巨幅畫像猶如星光點綴其中,不是莊嚴肅穆,而是平和慈祥。這些畫像出自徐唯辛、冉勁松、孟喜元、閻正等擅長人物創作的國畫、油畫藝術家之手,這是目前國內首次由當代藝術家為先賢集體造像。
國畫家閻正特意談到了他為啟功作畫的經過。“我畫啟功,閉上眼睛,陳年往事歷歷在目,啟老的形象也非常清晰,但勾了些稿子都不理想,突然記起漫畫家田原先生曾有過一幅啟老的漫畫很是傳神,于是借來在6尺宣上中規中舉、略有夸張地畫了一個大大的頭像。啟老以他特有的書法聞名海內。于是我將他給我的字幅擺在下方,但是字數嫌少,布局有些松散,于是我又從啟老浩瀚的書作里選了一件字數多又有代表性的作品放在頭像下方,書畫一體,覺得尚能較好地表現啟功先生的形象與成就,于是定稿。”
閻正為啟功畫像的時候,還想起了諸多過去的往事,讓他記憶最深的是啟功對他的關愛。那時沒有手機,通訊工具非常落后,閻正常常不經預約徑直闖進首師大啟功的家中,啟功總會放下手邊的工作,接待他這個“不速之客”。“我要的題字又常常是立馬三刻,急等就取,啟老但凡可能也總是盡量滿足我。”閻正講到一些細節。有一次他臨出門,啟老突然說:“你來總是給公家要字,下次再來給你寫一幅!”這讓他喜出望外,連連鞠躬,但心里不敢奢望。老人實在太忙,哪有空閑給他寫字呢?熟料,過些時日他又去登門,啟功開會去了,守門人轉交給他一個紙包——里面是啟老的手跡,上寫“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云深不知處,只在此山中。閻正同志正腕。啟功”。“我感慨極了,那樣一位享有盛譽的泰山北斗對我這乳臭未干的毛頭小子如此厚愛,真讓我有點受寵若驚了。”閻正感嘆道。對待年輕人的這份熱忱不僅啟功獨有,其他藝術大師也同樣用自己淵博的學識、至高無上的人品撫育了一代又一代新人。
這些文化藝術大師,他們在各自的領域辛勤耕耘,取得了極高的藝術成就。他們虛懷若谷、豁達大度、淡泊名利、人品高尚,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他們是國學大師、文博大家、書畫泰斗,他們留下的財富是無價之寶,足以引領一個時代的文化變遷,再多的語言都表達不出我們內心深深的敬意。
(編輯: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