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文聯關于深入基層開展采風活動的統一部署,8月21日至28日,中國民協組織民歌研究專家、民間文藝工作者一行20人赴內蒙古鄂爾多斯、錫林郭勒地區進行少數民族原生態民歌采風活動。中國民協副主席王勇超,中國民協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張志學參加了本次采風。
蒙古族是我國古老的民族之一,在歷史上曾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游牧文化和草原文明,其民歌從形式上分長調和短調兩種,是傳承蒙古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其中,鄂爾多斯市的杭錦旗是蒙古長調古如歌的發源地和傳承地,而錫林郭勒盟是蒙古長調的代表性傳承地。
近年來,在現代化和城鎮化的沖擊下,蒙古族民歌藝術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壞。由于自然生態環境的流失、傳承載體的流失、民歌曲目的流失,以及地域風格的流失,很多草原民歌文化遺產正在日益被邊緣化,甚至從我們的記憶中消失。
為了搶救保護這些珍貴的民間文化遺產,中國民協邀請民歌研究專家、民間文藝工作者和少數民族聚居區優秀民歌創作人員、著名民間音樂家、民歌演唱家組成采風團,先后到內蒙古伊金霍洛旗、杭錦旗、蘇尼特右旗、阿巴嘎旗、東烏珠穆沁旗5旗和呼和浩特、錫林浩特2市,深入大草原,走進蒙古包,采訪蒙古長調傳承人17人,觀看民歌表演6場,同基層干部、長調傳承人、民間歌手座談6場,獲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采風結束后,有關成果將出版文集,影視資料將存檔永久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