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箱帳號: 密碼:
      English日本語簡體繁體

      新青年·新藝術·新平臺·新暢想——記2012第二屆造型藝術新人展

      時間:2012年12月28日來源:《中國藝術報》作者:云菲

        12月16日至26日的中國美術館,173件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水彩、漆畫、設計作品充溢著青年藝術家們的才情、個性、訴求和夢想,凝聚成當代中國青年美術發展圖景的縮影——由中國文聯、中國美協主辦,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中國藝術報社承辦的2012第二屆造型藝術新人展的舉辦及相關學術研討會的召開,對中國青年藝術家群體生態進行了一次權威、鮮活的掃描與呈現。 ——編 者

        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左中一,中央文史研究館常務副館長、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協副主席馮遠,中國美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吳長江,中國美術館副館長馬書林等與青年藝術家在展覽現場交流

      2012第二屆造型藝術新人展學術研討會現場

      2012第二屆造型藝術新人展開幕式現場

        “85新潮”后的再突破

        此次展覽的作品是從全國投稿的5000多件作品中遴選而出的,除張純的國畫《遇.見》,廖星君的國畫《清蓮禪意》,祝華婧的國畫《戈壁》,馮曉峰的雕塑《破曉》,陳拔良、陳拔楷的漆畫《翹楚·韻》5件新人優秀作品外,還展出了新人佳作10件、新人提名作品30件和入圍參展作品128件。

        或清新、或尖銳、或張揚、或平實、或典雅、或新奇……年輕人的活力、在語言方面的探索以及獨特的藝術表現力,是這次展覽留給觀眾最為深刻的印象。比如,當前描繪時尚男女的工筆畫創作很多,同為工筆畫,《遇.見》卻把油畫的元素融入其間;《清蓮禪意》摒棄了傳統中國畫的表現手法,減掉用筆,減掉書寫性,采用了一些裝飾性的線條,體現出作者對于筆墨的把握能力;表現新疆人民古樸、純樸、質樸精神面貌的《戈壁》,筆墨到位、純熟、老練,但又不墨守程式;《破曉》將桌椅與古箏、滑板、象棋并置,裝置一般的作品傳遞出中國傳統居室古雅的氛圍;《翹楚·韻》沖破漆畫桎梏,反而發揮了西畫的特長。北京畫院藝委會副主任王志純感到這次展覽的學術性很強,所反映出來的時代氣息和時代精神是蓬勃的、創新的,“我覺得當代藝術創作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是傳統藝術的時代和現實的轉換,這次展覽中的一些作品無疑完成了這種創造性的轉換”。

        展覽上對時下年輕人藝術思考片段的集中展示,也使其具有了一定的文獻價值,令很多評論家不由得將它與改革開放初期的“85新潮”相比較。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王鏞說,那時作品有個明顯的特征,就是受到西方現代哲學、美學和藝術思潮的影響,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但卻是中國現代藝術的一次突破和試驗,很多作品成為中國當代藝術的經典。而這次展覽顯然已經走出了那個階段,這與中國整個造型藝術的發展趨勢是吻合的。“‘85新潮’那種浮躁、盲目學習外來藝術的現象,在這個展覽上有很大改善,眾多青年藝術家對歷史、社會、民族的現實進行了很嚴肅的創作,特別是一些油畫和工筆畫體現得更為突出。”美術評論家劉龍庭也深有同感。

        “試錯”,青年藝術家最大的資本

        展覽中有兩件名為“日記”的作品,一個是任哲的油畫《展覽日記》,另一個是黨磊的水彩《小巷日記》。在創作中,年輕作者們把自己周邊生活中很多瑣碎的東西用繪畫語言表達出來,訴說著他們的喜悅、困惑、理想、彷徨、安慰、憂慮,這引起了美術評論家顧森的關注。他認為,藝術不等同于重大題材,往往在小的細節上更能夠體現出藝術性。中國國家畫院藝術信息研究中心主任王平則有感于展覽中體現出的人文關懷,“從題目就能看出來,像魏宗武的油畫《暖冬》、樊釗的雕塑《天地間·最可愛的人》,我還見到了受電視劇《蝸居》啟發而創作的作品等”。他說,從展覽中可以覺察出還是有很多熱愛藝術、認真對待藝術的年輕人存在,這也是藝術發展的未來所在。

        本次展覽的主題是“融合·超越——造型藝術在當代社會中的文化價值”,使得這些年輕人沒有了條條框框的束縛,可以按照自己內心世界的感受去畫畫,表現手法非常多元,開放包容的思想和兼收并蓄的胸懷十分可貴。正如獲獎作者馮曉峰所言:“我熱愛我的生活,我覺得藝術創作也是我生活的一部分。”的確,藝術作品是藝術家情感的投射,技術的儲備和藝術的手段都是為此服務的。不過,身為年輕人,客觀上閱歷不夠,對于生活思考的深度有限,所以在藝術的主觀修為上還有不足的地方。

        從這一角度出發,評論家們也看到了展出作品存在的缺憾:有的思想不夠健康;有的在繼承傳統方面還不夠深入;有的形式、技法缺少個性化表達;有的雖然汲取、承傳了民間養分,但是沒有自成一格,達到形神兼備的高度;有的較多吸收外來思想和文化觀念,缺失了文化地域性;還有的在手法上比較拘謹,缺乏有力度、有氣度的作品,筆力、畫鋒都較弱。《中國美術館》雜志執行主編徐沛君認為,造成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青年藝術作者大都帶有學院痕跡,重研究、重技術,在創作中要求過于苛刻,太想讓畫面完美,反倒約束了自己。“青年人最大的資本不是完美,不是有激情,而是可以‘犯錯’,青年畫家創作的過程應當是不斷‘試錯’的過程,當你發現很多路走不通的時候,才能找到最為適合自己的路。”他進一步解釋道。

        讓更多新人新作“破土而出”

        此次展覽的參展作者來自社會各個領域,既有美術專業的教師和在校學生,又有職業畫家,尤其還有不少的“80后”、“90后”,這也讓身在展廳中的評論家們回想起了自己年輕時的藝術經歷。《中華兒女·書畫名家》雜志執行主編朱天杰說:“記得1981年舉辦了江蘇省青年美術展覽,當時我在報社作美術編輯,那次參展和獲獎對我以后的人生、對藝術的理解所產生的影響至今都在。”同樣是1981年,《美術觀察》雜志主編李一也在上大學的時候參加了全國大學生書法競賽并獲了獎,“一晃30多年過去了,后來我參加過多次書法展覽,也獲過很多獎,但印象最深刻的、震動最大的還是當年那次展覽,對自己以后在書法方面的研究和創作給予了很大鼓勵,而且這種鼓勵是受益終生的”。

        年輕人一旦有了這樣的平臺、這樣的展示機會,能夠把自己的所思所想通過手中的畫筆展示出來,是件非常快樂的事情。造型藝術新人展這一鼓勵、發現、扶持、培育青年藝術家的平臺,讓更多新人新作得以“破土而出”,今年有的作者更是本科剛剛畢業就獲得了這個難得的機會,當然會令他們終生難忘。“造型藝術新人展為全國的青年藝術家提供了一個令人向往的平臺,來展現自身的藝術追求與不斷創新的藝術面貌。”展覽開幕式上,獲獎作者祝華婧的發言代表了很多年輕作者的心聲。

        對于青年藝術家而言,只有盡快形成自己鮮明的藝術個性,才能夠更深刻地表達當代的精神;對于整個藝術界來說,只有青年畫家群體不斷崛起,才能把中國當代藝術提升到一個更高的位置上,從而推向世界。也正因此,中國藝術報社社長向云駒認為,造型藝術新人展受到廣大青年藝術家的關注,顯示了青年藝術家的朝氣和銳氣,給畫壇乃至藝術界注入了一股蓬勃氣息,這是這一展覽最重要的目的,也是最大的特色。藝術事業需要一代代人來接力完成,青年人是最具想象力、創造力的,我們有義務、有責任為青年藝術家搭建平臺,為他們的成長提供更好的社會環境和藝術環境。

      新人優秀作品展示

      遇 見(國畫) 張 純

      清蓮禪意(國畫) 廖星君

      戈壁(國畫) 祝華婧

      破曉(雕塑) 馮曉峰

      翹楚·韻(漆畫) 陳拔良 陳拔楷


      (編輯:單鳴)
      亚洲一区日韩高清中文字幕亚洲| 精品无码一区在线观看| 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久久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日韩亚洲欧美中文高清在线|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无码|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台湾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88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午夜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www中文| 狠狠躁天天躁中文字幕无码|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播放| 中文字幕性| 国产精品无码永久免费888|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电影|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不卡 |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臀网站 | 一本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 亚洲乱亚洲乱妇无码麻豆| 久久中文娱乐网| 日产无码1区2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纯肉无码精品动漫| 无码8090精品久久一区| 无码无遮挡又大又爽又黄的视频|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冢本| 人妻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中文亚洲AV片不卡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 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在线| 超清纯白嫩大学生无码网站| 亚洲日韩v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区|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AV大片在线无码永久免费| 无码人妻熟妇AV又粗又大| 夜夜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永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