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現代文獻的拍場盛宴
《恭親王藏品》封面(左)與梁思成與林徽因文定禮本(右)
在今年秋拍中,北京、上海的各大拍賣公司競相推出一道道文化盛宴,再次將近現代文獻的獨特魅力提升至社會高度關注的視野之中。那么,在書畫、古籍、瓷雜各領風騷后,近現代文獻的異軍突起,說明了中國藝術品市場怎樣的價值取向?在此引導下,又會呈現怎樣的市場和收藏趨勢?
“南長街54號”掀起文獻熱
12月6日晚,北京匡時秋拍重頭戲——“南長街54號藏梁氏檔案”(以下簡稱“南長街54號”)拉開帷幕,第一件拍品“保皇秘籌《時報》”以20萬元起拍,被香港藏家張宗憲以92萬元收入囊中;而“創辦《國風報》,宣傳立憲思想”以18萬元起拍,經過40余輪競價后,以253萬元成交;梁啟超以犀利的語言剖析袁世凱自編自導的“稱帝大戲”的信札“袁世凱之解剖”以713萬元成交,成為最貴名人信札。“南長街54號”的145件拍品悉數成交,總成交額高達6709萬元,在冷靜而理性的秋拍市場上,掀起了一股近現代文獻熱。
榮寶齋(上海)拍賣則推出孫中山秘書林直勉所藏“孫中山永豐艦秘檔”,1922年6月16日到8月9日,孫中山主要在永豐艦(即后來的中山艦)上起居辦公,這一時期由孫中山親自經手、簽字的近200件原始檔案目前被發掘整理出來,這部分資料不僅是研究孫中山生平的可靠資料,并對研究中國近代政治史、軍事史都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上海泓盛拍賣曾于2012年春拍推出1848年原版《共產黨宣言》,引發轟動。在其12月17日舉行的秋拍中,再次推出清代恭王府藏品流散史的第一手珍貴文獻,包括1910年代至1960年代,日本山中商會、紐約佳士得、英國大維德基金會、倫敦蘇富比等歐美大型中國藝術品收藏機構出版的古美術文獻及展覽圖錄一組110冊,《紐約AAA恭親王府藏品專拍圖錄》是其中的重量級拍品,該圖錄共計收錄了536件拍品,記錄了1913年日本山中商會在紐約舉辦的恭王府藏品專場拍賣的拍品信息。
鑒藏近現代文獻
近現代文獻實際上是近現代文物的一部分,指的是基本以紙張為載體的、與某人或某事件發生過一定聯系,并起過一定作用的、有一定價值的文字資料。近現代文獻是一個龐大的系統,有多種分類,可粗略歸為條據便條、筆記記錄、書籍報刊、信函證明、公文報告等11個門類。
近現代文獻鑒藏首先要辨明真偽,真偽是關鍵,也是鑒定的首要項目。
其次是確定種類。一是要確定文獻內容的種類與名稱,二是要確定文獻載體紙張的類別與名稱,三是要確定文獻字體痕跡的種類與名稱。再次要考證作者,文獻作者的署名有4種情況:沒有署名或匿名、集體或組織單位署名、直署作者本人、署假名化名。不管哪種情況,對于手寫字跡,都必須考證作者的真實姓名、籍貫、年齡、主要經歷、寫作目的及企圖等,以便與被鑒定的手跡文獻對照查核。此外,還需辨析時空定局,確定紙張的制作、字跡形成、文獻成型以及文獻發揮作用的時間與地點。最后是評定價值與等級,近現代文物的價值一般通過等級和價格表現出來。
近現代文獻的價值是多方面的,從歷史、文化、社會、美學、收藏、投資等各個價值層面均有其獨特的定位標準與品評體系。但所有這些層面的核心價值,主要還是體現在收藏狀況、殘缺情況、版本年代、著作內容、后續特征、實物品相等文獻特征之上。
近現代文獻拍場秘笈
近現代文獻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在拍場上往往有驚人表現,如何設立競價目標,如何確定競價策略,在起拍價與心理價位之間如何從容取舍、當機立斷,成為購藏者的必修課。
多年從事館藏文獻鑒定與購藏工作的國家圖書館資深版本專家鮑國強介紹,影響與決定近現代文獻拍場價格的主要因素,無非有專門藏家、同類書價、上拍歷史和公藏獨需四大要點。專門藏家是指某類文獻有一個或幾個藏家關注,如2003年7月北京海王村拍品《曲錄》為王國維稿本,此拍品品相甚佳,真實性無可懷疑,估價僅為4000元至8000元,國家圖書館原擬以10萬元以內的價格購藏,但因專門藏家的全力競爭,競價達到11萬元,其翻番倍數為拍賣歷史上罕見。
同類書價是指本類拍品歷次、本季和本場的價位行情。一旦出現本類拍品拍場價格走高或向好的趨勢時,一定要在合理價位與恰當時機之間迅速做出反應,才能確保在花費相對較少的情況下購藏成功。
上拍歷史則是指同一拍品的上拍次數與歷次價位,由于不少拍品是重復上拍的,熱門拍品行情往往看漲,如宋元版書;以前沒成交的拍品,如果是冷門文獻,或是繼續流拍,或是上漲不多,大幅度提高價位的可能性不大。若某種文獻確實需要購藏,應盡量把握機會,以避免日后漲幅更大。
公藏獨需的因素則比較特別,按照鮑國強的說法,是指其他人不太關心、只有館藏需要的拍品情況。如2003年海王村公司的春季拍賣會的《商務印書館文檔書札》拍品,屬于出版社業務聯系函件,名人不多,內容有拼湊之感,但其中有關于商務印書館舊藏21冊《永樂大典》捐獻國家的信函,能補充國圖《永樂大典》的入藏檔案。公藏獨需的這類拍品,往往有其獨特的文獻價值,購藏者不妨時常關注各大公藏機構的現狀與動態,在適當時機下介入競拍,往往就會有“四兩拔千斤”的專業斬獲。
(編輯: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