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產業的融資江湖
美國電影金融正從上市融資等傳統模式,走向證券化融資、電影基金融資等多元化融資方式。圖為獅門影業與夢工廠的股價走勢比較。
電影產業是我國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在國家產業政策的強力扶持下,電影金融也出現了蓬勃發展的勢頭,在版權質押貸款、私募基金、上市融資、民資介入、創投融資等領域都開創了新局面。據不完全統計,2011年我國電影制片投資主體已超過1200家,而2002年還不到70家。然而,在數量快速增長的背后,與國外著名電影投行及成熟的電影金融模式相比,我國的電影金融還存在著哪些差距?國外金融資本紛紛搶占中國市場,競爭越發激烈,中國電影金融的從業者又該如何開創自己的一片天地?
落后的中國電影金融
業內人士對電影產業的判斷一致,那就是電影產業金融服務體系遠比其他產業落后。銀行進行電影項目貸款,其版權價值評估缺乏權威、統一的評估標準,國內的專業電影金融團隊及第三方機構還未成長起來,版權資產的變現、流通市場,還未完全建立。除此之外,對中國電影審查制度及獨具特色的電影行業規范的深刻理解,對于中國電影金融人士及進入中國市場的國外影視投融資商而言,也是一個需要認真對待的重要考題。
似乎更加糟糕的還有中國貧瘠的電影生態。如今網絡盜版大有超越光盤盜版之勢,成為威脅中國電影產業健康發展的最大障礙之一。這種野蠻的“燒殺搶掠”行為,嚴重破壞了中國電影產業的價值鏈條,加劇了投資回報的不確定性,增大了電影金融投資風險。除此之外,大牌演員居高不下的片酬,推高了制作成本;熱錢涌入,加劇了電影產業的投資泡沫;高度依賴票房分賬模式的脆弱性等,也都成為中國電影金融人的心內之痛。
缺乏行之有效的融資模式
目前中國電影金融的融資模式,已發展成為包括直接投資、銀行債權融資、廣告投入、產業基金、版權預售、政府出資在內的多層次融資體系。但目前中國電影金融存在的最大問題是,還未找到一種具有主流示范意義的,行之有效的市場化融資模式。
作為目前居于主要地位的直接投資,包括票房分成及債務融資等兩種。票房分成能夠保證收益與風險的匹配,而債務融資則無形中加大了電影運營的壓力。銀行債權融資有可能拉長企業的融資周期,在版權價值認定上,也可能存在定價風險;版權預售可能對具有票房號召力的大片更適用;政府出資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非典型、去市場化的融資方式。
整體來看,目前中國電影產業的融資機構仍以銀行版權貸款融資及大量非專業投資者投資為主,融資模式的不成熟與碎片化,已成為中國電影金融的阿喀琉斯之踵。
電影金融的主要力量
從美國電影融資歷程來看,主要受益于電影私募基金的支持,美國電影金融正從直接投資、上市融資等傳統模式,走向證券化融資、電影基金融資、股權協議等多元化融資方式。
從全球電影產業發展來看,目前電影制片日益呈現出兩大路線:其一為大制作、大投入、大宣發,通過推出制作精良的大片,引領電影體驗新潮流,獲取高額票房收入,樹立口碑和聲譽;其二為廣泛的中小制作影片,它們往往通過精心定位的類型、巧妙設計的融資結構、環環相扣的風險控制流程,利用具有金融工程特征的投資風險組合贏得“精心計算的勝利”。
而在這兩種制片路線的背后,以私募基金為主的市場化產業基金,因其較為成熟的股權結構設計、嚴格縝密的風險控制流程及合理的收益分享機制,將產業資本的專業性與金融資本的市場性結合在一起,正日益成為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電影金融的主要力量。
數量化、估值模型與結構化融資
目前,中國電影投資整體來說缺乏理性,產業投融資常常難以量化,從而難以預估投資缺口及融資風險,當中國電影往往因制作超預算而一再追加投資時,制片人收回成本的壓力也在無形中加大,電影從一開始就是重裝上陣,潛藏著巨大的虧損風險。
從國內電影產業價值分布來看,票房是中國電影產業的主要利潤來源,因而構建較為權威、科學和市場化的票房預測分析體系,已成為當務之急。通過對票房的相關真實數據進行量化分析,構建具有前瞻性的估值模型,并兼容商業銀行、保險公司等融資服務機構的價值評估模塊,從而開辟中國電影金融的理性發展時代,已成為這個體驗經濟時代的迫切要求。
而電影產業的結構化融資,正以其明確的現金流分析、有公信的信用風險評估、完善的法律框架等優勢,幫助電影企業降低資金成本,使在傳統方式下無法達到融資條件的企業實現融資。同時,結構化融資作為一種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可提高電影企業的自有資金使用杠桿,增加股本回報率。正因如此,具有結構化特點的電影基金正日益嶄露頭角,成為中國電影金融的一支生力軍。
中國電影金融的未來之路
國家廣電總局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全年共生產各類電影791部,全國電影總票房達131.15億元,較2010年增長28.93%。其中,國產電影票房為70.31億元,占票房總額的53.61%,如此驕人的成績,離不開電影金融的大力支持。
隨著海外資本在中國市場的擴張,美國電影融資擔保公司、英國渣打銀行、澳大利亞電影融資等紛紛搶灘中國市場。而展望未來的中國電影金融,必將沿著更加國際化、市場化和專業化的方向大步前進,而以私募股權基金、結構化融資工具等為生力軍,包括債權融資、直接投資、廣告收入與版權預售在內的多層次電影投融資體系,也必將在不久的未來大放異彩,成為中國電影金融走向成熟的重要里程碑。
(本文作者系北京艾億新融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經理)
(編輯: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