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沒有界限
時間:2012年11月29日來源:京華時報作者:倪敏
6位舞者、4位編舞、8支舞作,古典、現代融合,大劇院舞蹈節與英國沙德勒之井劇院聯合制作的這臺《穿越》,很好地沖破了舞蹈之間的界限。我們不用去分辨這是什么舞,只消去欣賞舞蹈的美。
臺灣現代舞家許芳宜獨舞《今時往昔》并與舊金山芭蕾舞團的中國首席譚元元合作《二乘二》最為精彩。《今時往昔》選用了多尼采蒂歌劇《愛之甘醇》中的詠嘆調“偷灑一滴淚”,并結合了安迪·考頓的現代音樂,許芳宜在兩段音樂中所表現的舞蹈不太一樣,前一段柔美后一段急速,體現了不同時代的速度感。
《二乘二》作為壓軸作品,依然選擇了作曲家安迪·考頓的音樂,譚元元和許芳宜各居一個窄小的方形光圈內,她們的動作基本是一樣的,但芭蕾舞與現代舞的不同表達顯而易見。譚元元更加挺拔而柔和,許芳宜更多盤旋和力量,兩種不同的審美取向相互映襯,顯得和諧與統一。而昏暗的燈光與現代的音樂同時營造了一種神秘感,讓觀眾更集中精力于舞者的肢體語言。
4位舞者合作的《移動重復》和譚元元帶來的《雨后》也很有趣。許芳宜與三位來自紐約城市芭蕾舞團的演員合作《移動重復》,他們配合完美,展現了這支舞的韻味。《雨后》因為音樂而獨具樂趣。與前一天演出沈偉的《天梯》一樣,選擇了作曲家阿爾沃·帕特的《鏡中之鏡》。帕特極簡單的音樂,似乎帶有魔力,營造出一種奇妙的神圣。威爾頓設計的舞蹈更具舞的美感,譚元元一副披散頭發的樣子,在靜謐的音樂之中,跳出了一段纏綿。
且不說整個舞蹈節,單此一臺演出所造成的不同舞蹈的跨界融合,不勝枚舉。最終期望留下的,是舞蹈的美和感動。不僅舞蹈如此,推而廣之,藝術皆是一樣。有了突破的意識與包容的心,才有更多藝術的可能。
(編輯:偉偉)
· | 譚元元:會舞蹈首先要愛舞蹈 |
· | 譚元元: |
· | 國際舞蹈藝術家譚元元 |
· | 許芳宜演講:不怕和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