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北京國際芭蕾舞暨編舞比賽正在國家大劇院如火如荼地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80多位選手這兩天正在進入決賽角逐各個獎項。記者昨天在比賽間隙采訪了擔任芭蕾舞比賽的評委、著名舞蹈家譚元元和原美國芭蕾舞劇院首席明星演員、烏拉圭國家芭蕾舞團藝術總監胡利奧·博卡,在談到他們這幾天觀看芭蕾舞比賽后的感受時,他們一致認為:“教育應該更多地培養孩子們對舞蹈發自內心的熱愛,真正愛舞蹈的表演與勉強的表演是完全不同的。我們所說的‘會舞蹈’,指的就是首先要內心愛舞蹈,才懂得舞蹈的內容和意義,才能全部表現出來。”
譚元元是美國舊金山芭蕾舞團的首席演員,回答記者關于對這一屆芭蕾舞比賽整體印象時,她說:“通過這幾天參加評選,我看到我們中國舞蹈演員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是,比賽中也暴露了一些問題,集中在‘舞蹈演員為什么跳舞’這個問題上。中國的舞蹈演員培養與國外不一樣,國外的孩子出于對芭蕾的喜愛去上芭蕾學校,在學校里也不是每天封閉式的訓練,而是出于自己對舞蹈的喜愛,自覺自愿地練習,真正喜歡舞蹈的最后才會留下來。而我們的學校在把孩子選進學校后就開始了封閉式訓練,技術是一流的,但是一些孩子在最終表演時你看不到他們對舞蹈的喜愛和愉悅,一身條件那么好,卻不會跳舞,可惜了。”
擔任評委的博卡也有同感,他告訴記者:“一些選手在表演中存在缺陷,他們跳舞時沒有一種享受的幸福感,沒有愉悅感。因此,隨著比賽進程的推進,他們的內心起伏變化大,在決賽中就出現了失誤。”記者問他怎樣的表現才是“有幸福感”?他說:“幸福感就是你選擇了跳舞而不是別人強加給你的舞蹈,那么你就應該全身心去享受其中的快樂。如果心情不是這樣,在表演上很難達到這種愉悅和享受。”
據悉,經過評委們認真地評比,今天上午全部獲獎者名單將公布,今晚所有的獎項將確定。在所有獎項中,最有誘惑力的獎項莫過于莫斯科大劇院提供的做一年實習演員的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