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派”京劇接過“葉派”薪火——朱福京劇葉派專場巡演述評
朱福此次巡演的舞臺表現大有精進
由云南省委宣傳部、云南省文化廳主辦,云南省京劇院承辦的“鴻禧氍毹——云南省京劇院朱福專場巡演”近日于京津兩地舉辦,京劇葉派小生的經典劇目《周仁獻嫂》《呂布與貂蟬》和全部《羅成》得以上演。此次巡演是向黨的十八大獻禮,也展現了當今西南邊陲“滇派”京劇的藝術風采,更是京劇葉派小生藝術精粹的集中亮相與鏗鏘綻放,奏響了小生行當與葉派藝術的強音。
對于熱盼葉派大戲的葉迷“鐵粉”來說,巡演成為了一場狂歡化的盛大節日。此次巡演的三出戲都是久有口碑的精彩好戲,特別是全部《羅成》作為葉派最負盛名的代表作,由于其“唱念做打舞”的技術瓶頸、戲劇的悲劇意味和“羅成”藝術形象的演繹難度,近二十年來少人問津而鮮見舞臺。朱福穩健地扛起了這副重擔,并且完成得可圈可點。《羅成》在北京和天津的演出非常熱烈,特別是在天津的演出謝幕了三次,觀眾還不罷休,未及卸妝的朱福只得加唱了一段《白蛇傳》的西皮流水唱段“先只想拜佛早回轉”,觀眾們這才依依不舍地散去,不少戲迷在臺下高喊:“朱福,你要再來呀!”
朱福此次巡演的舞臺表現是大有精進的。周仁一出場的幾句念白、羅成出場的小趟馬和演唱,都使人眼前一亮。其藝術氣質和舞臺風貌發生了很大變化,臺上的舉手投足和一招一式顯得更有分量。《周仁獻嫂》中周仁的人物形象塑造難于拿捏,以小官生、褶子生的表現手法為主,然其中還有吊毛、搶背、甩發、屁股座子、跪搓等高難度的技巧,朱福運用嫻熟,并能以技敘事傳情達意而技中有戲。《呂布與貂蟬》是葉派雉尾蟒袍生的代表作。這出戲中的呂布挾虎牢關之威風煞氣,除與貂蟬兒女情長中偶露俠骨柔腸外,其余唱念做表皆氣魄大、派頭足、氣象盛,朱福的演繹相對到位,但在某些身段表演中柔韌有余而剛勁不夠,對呂布的人物形象多少有點削弱。《羅成》這出戲經過葉少蘭先生跨度近三十年的演與教的兩次修改,其戲劇性與觀賞性更為凸顯。他將羅成的調場改為“南牢探監”一折,悶簾導板后出場,接小趟馬后邊跑8字圓場邊唱快板,既先聲奪人又眼花繚亂,視聽覺之饕餮盛享使人不得不為少蘭先生的佳筆與妙導而叫絕。朱福此劇的表演比其他兩戲更勝一籌,為三出戲之冠。
連續三天飾演周仁、呂布和羅成三個反差極大的角色,把握三個不同身份、性格的藝術形象有區別而不雷同,同時把既正義善良又懦弱無奈的周仁,暴虐成性、好酒貪色而反復無常的呂布,英雄遭陷、慷慨赴死而忠烈報國的羅成張弛有度地表現出來,對于飾演者來說,是極為不易的,朱福完成了這個艱巨的課題。
近幾年朱福持續的舞臺實踐與快速的藝術成長,不但使云南省京劇院成為了京劇葉派小生藝術的重鎮,而且愈發彰顯出其作為一支京劇勁旅的力量與影響。朱福的表演繼承了京劇葉派的藝術風格,體現出了葉派小生的唱念做打和葉派劇目的風貌特色,展現了葉派第三代傳人的風采。
盛蘭、少蘭是葉派雙峰兩昆侖,“二蘭”的表演藝術就是葉派后學的不二法帖,只有不斷地“以身”臨摹,“用心”師法,才能真正徹悟葉派的藝術奧秘。在揣摩“二蘭”表演藝術的同時,對于他們人生與藝術的成長經歷的精研是另一個重要課題。這是包括朱福在內的一切有志于傳揚葉派的后學們所戮力同心的關節點。
(編輯:偉偉)
· | 梅花賦——梅花獎藝術團慶奧運專場演出[組圖] |
· | 邦瀚斯秋拍11月香港舉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