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先進軍事文化的使者——記第11屆“韜奮出版獎”獲得者潘宏博士
軍事科學院軍事科學出版社第二編輯室主任潘宏博士,從業19年,策劃編輯出版高質量圖書450多種。其中,獲“國家圖書獎”“中國圖書獎”“首屆中國出版政府獎”等國家級圖書獎5項;獲“解放軍圖書獎”及省級圖書獎28項。為此,她榮立三等功3次,獲得第11屆“韜奮出版獎”,人稱“一個默默傳播先進軍事文化的使者”。
飛墨流香出好書
潘宏擔任責編的第一本書,是軍事科學院原副院長、著名軍史學專家高銳所著的《中國上古軍事史》。1996年,此書獲“中國圖書獎”。
自此,她憑借深厚的史學功底和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參與編輯出版《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鄧小平軍事文集》《中國軍事通史》(全17卷22冊)《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6卷本)等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重點項目和軍委總部賦予的重大經典著作;責編了《劉伯承軍事文選》等多部共和國將帥軍事文集、人物傳記和回憶錄。
她常常面對的作者,都是軍事學術造詣深厚的專家學者。為了擔起重任,潘宏毅然于1998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黨史系,并于2001年獲得法學博士學位。
經過幾年系統學習黨史軍史后,潘宏策劃編輯的視野更為寬廣、立意更加高遠。
在紀念毛澤東誕辰110周年、鄧小平誕辰100周年紀念活動中,她針對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建設,以出版人的獨特視角、思維策劃了《毛澤東領導藝術》、《鄧小平領導藝術》、《江澤民領導藝術》等3部“共和國領袖領導藝術叢書”。
出版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圖書是全國性的選題,許多出版社都在做同類書。編輯出版什么樣的書來紀念這個偉大的勝利?潘宏徹夜難眠。情急之下,她驅車來到盧溝橋抗日戰爭紀念館。看到那熙熙攘攘前來參觀的人群和那一幅幅生動真實的圖片畫面,她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瞬間形成4卷本《中國抗日戰爭史畫》的構想。她把繪畫的理念,引入新書封面設計和排版;嚴肅的主題,圖文并茂的形式,使該書深受讀者喜愛,被中宣部列入全國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百種重點圖書之一。
這些年,經潘宏之手,多少傳世軍事經典,將帥軍事文集,權威性軍事學科著作,從這里飛墨流香,走向世界。
心牽“國家文化名片”
《大中華文庫》(漢英對照)是國家重大出版工程,是中國首次全面系統地向世界推出的外文版中國文化典籍的巨大工程,是名副其實的“國家文化名片”。
作為唯一參與此項文化工程的軍隊出版社——軍事科學出版社,以古文、白話文、聯合國6種官方語言對照版形式,承擔了中國宋代欽定兵學經典《武經七書》的出版任務。這項任務極具挑戰性,要求編輯人員具有較高的古漢語和外文水平。社領導把它交給了潘宏。
從立項到成書,潘宏親歷親為每一個細節。這項工程一做就是6年,社里按文字編輯量統計工作量,可《孫子兵法》不足6000字根本無法計酬,但這都絲毫沒有影響她的工作熱情。
把《孫子兵法》中文版同法文、德文、俄文、日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按著奇偶頁對照起來,做成印張相同、薄厚相當的6本書,每一次修改就是一次再對版的過程,繁復程度可想而知。這其間,為維護國家版權利益,避免版權沖突,她主動協調共享了外文社《孫子兵法》德文和西班牙文兩個版本資源,請6位社外不同語種專家為圖書定樣,為社里節省了版權交易費用。
憑借良好的外文素養和編輯經驗,潘宏如期完成宋代欽定兵學經典《武經七書》——《孫子兵法》漢語與法文、德文、俄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日文等聯合國6種官方語種對照版;《吳子》、《司馬法》、《尉繚子》、《六韜》、《黃石公三略》、《唐太宗李衛公問對》中英文對照版的出版工作。
潘宏的工作極富創新性,出版社領導就把負責計劃、協調對外出版業務的任務都交給她。從外版書篩選到中介聯絡,從出版意向草擬到合同譯發、從圖書譯校編印到版權登記備案、從賬目結算到樣書匯寄,每個環節,潘宏都做得絲絲入扣。2005年10月,在第57屆法蘭克福國際圖書展,她主動向國外同行推介中國軍事理論圖書,并促成輸出版權圖書《鄧小平戰略思想教程》,實現軍事科學出版社版權貿易零的突破,取得良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她得知某陸軍指揮學院有編寫第六代“外訓”教材的意向,便主動聯系,用3年時間編輯出版了英、法、俄19種教材共計57冊,為我軍“外訓”教材的規范化奠定了良好基礎。
永遠站在作者背后
“編輯工作是個良心活兒”,潘宏說。她甘愿做嫁衣當鋪路石,永遠站在作者背后,真誠為作者與讀者服務。
為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軍事科學出版社出版的5卷本《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全史》剛上市,就被讀者稱為是一套全面系統介紹長征史的信史。全書圍繞弘揚“長征精神”這一重大主題,從選題策劃到頂層設計,從框架論證到正文撰寫都特別獨到,紅一、紅二、紅四方面軍和紅25軍,以及“大會師”,獨立成卷?!度贰芬蚤L征原始檔案和文獻資料為依據,以最新研究成果為創新點,行文落筆有據,對重大歷史存疑問題不取孤證立信,有史論有考證,分述觀點,坦陳見解,甚至對“密電”、“會理風波”等學術難題、熱點問題,皆直面涉及毫不回避,成為紀念活動中的權威暢銷書。
從字里行間,讀者無法了解責編潘宏為這部書付出的艱辛和努力。與潘宏合作的4位軍史專家透露了一些內幕:為在中宣部集中書展前編輯出版《全史》,潘宏在社里立下軍令狀,必須按時成書送展。在很短的時間里,把長征路上大小600多次戰役戰斗,用100多萬字和500多幅圖片反映出來談何容易!那些日子,她顧不上準備中考的女兒和患病的婆婆,幾乎每天在辦公室加班到深夜。為推進書稿的進度,她不斷與作者聯系交流,時時把握《全史》正確的學術立場,提出許多建設性修改意見。事實證明,對關鍵性問題的慎重把關,避免了全史出現重大政治錯誤和顛覆性修改,確保了圖書的內容和質量。為縮短出書周期,并能有文圖匹配的最佳效果,她將自己積累的800多幅有關長征圖片集錦電子版提供給作者,供選配插圖使用。她那深厚的學識、超強的協調能力和強烈的服務意識深深感動了作者?!度贰帆@獎后,作者十分感激地對潘宏說:“軍功章里有我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p>
潘宏有個特點,一旦碰上好書稿,就顧不上吃睡,連續幾個小時通讀,常常累得筋疲力盡、大汗淋漓。有人給潘宏算了一筆賬:這些年,她每年編書的文字量800多萬。同時,她筆耕不輟,創作出版了《跟著毛澤東打天下》、《愛在長征中》等著作,發表了《20世紀50年代人民解放軍反“教條主義”斗爭原因及影響解析》等20多篇學術論文。對圖書選題的社會價值負責,對書稿的出版質量負責,對出版社的聲譽負責,對個人的榮譽和職業操守負責,這是她多年恪守的工作準則。
(編輯: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