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中墨兩國的“山川菁英”
青玉獸(中國)
宇克努的面具(墨西哥)
考察世界范圍內的古人類文化,使用玉石器并創造了各自玉石器文化的地區和族群主要有東亞的華人、中美洲地區的古印第安人以及新西蘭一帶的毛利人,并從而形成了著名的環太平洋三大玉文化板塊。在這3個玉文化板塊中,按玉器出現的時代順序排列,最早的是東亞玉文化圈(約公元前6200年至今),其次是中美洲玉文化圈(約公元前1800年至公元1521年),最后是毛利人居住的紐澳一帶和南太平洋島嶼的南太平洋玉文化圈(約公元1200年至今)。其中,尤以東亞玉文化圈和中美洲玉文化圈為代表。中國收藏家協會會長羅伯健曾說過,關于玉文化,沒有別的地區能夠達到漢文化圈與墨西哥文化圈的高度。
8月15日,由故宮博物院與墨西哥國家人類學與歷史局共同舉辦的為期近3個月的“山川菁英——中國與墨西哥古代玉石文明展”在故宮博物院午門展廳開幕。展覽首次全方位展現了中國和墨西哥各自玉石器文化的歷史,可謂世界上兩個最古老的玉文化板塊之間的第一次碰撞與對話。該展覽從故宮博物院收藏的3萬余件玉石器中遴選出100件(套)展品,涵蓋從新石器時代至明清時期頗具代表性的精美玉器,跨越8000年中國玉器史長河;在墨西哥國家人類學與歷史局的努力下,也從該國多個博物館中遴選出100件(套)玉石文物展品,涵蓋中美洲著名的奧爾梅加文化、瑪雅文化及墨西加文化的玉石器,穿越了墨西哥3000多年的歷史文化。
此次展覽中,所有展品均通過禮儀用玉、喪葬用玉、裝飾用玉、日常陳設用玉、玉料及治玉工具5個部分,以文化板塊及文化對比的方式,全面展示了兩國玉石器的悠久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雖然中國與墨西哥地處太平洋兩岸,相隔萬里,但考古發掘所獲得的資料表明,早在遠古時期,兩國人民可能就已通過各種方式進行過交流。在對世界的認知上,兩國文化之間一直存在著息息相通的因素。這次兩國共同舉辦玉石文明展,從廣義上的“文化玉器”這一獨特的視角,選取各自文化中一個共有載體——玉石器,呈現出雙方的文化聯系與差異。通過展覽,大家可以發現兩個文明對玉的概念和所指范圍并不相同,但在對玉的加工及珍視程度、用玉的審美傾向及玉的禮儀性功能的理解、祭祀喪葬禮儀中玉石器所表達的復雜精神含義、玉石器擁有者所體現的權利及等級身份象征等方面,均有較強的相似性,這對更大視野下的文化比較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鑒意義。
(編輯:單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