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箱帳號: 密碼:
      English日本語簡體繁體

      美國的技術不能替代中國的美學

      時間:2012年07月27日來源:中國藝術報作者:曹小卉

      國產動畫片《我愛灰太狼》劇照

        技術發展催生

        “大動畫時代”到來

        動畫是以技術為基礎發展起來的一門藝術。雖然動畫只是電影中一個小小的門類,但它卻十分特殊,因為它并不是以紀錄作為創作的起點,動畫中的一切形象和動作都是現實的變形。大家都知道,動畫出現的時間比電影更早,縱觀電影史,我們會發現電影在攝影、錄音、特效等方面的技術革新都是先在動畫領域中進行的,比如迪斯尼的動畫《幻想曲》就是世界上第一部立體聲電影,而《阿凡達》也開創了3D電影的新時代。數字技術的發展,為傳統動畫提供了更加豐富的技術手段,很多復雜的技術通過簡單的軟件就能夠輕松完成,可以說現在的動畫創作是“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現如今,動畫的概念正在電影中被不斷地放大,很多原本只會運用在動畫中的數字技術,已經成為一般電影和電視節目的重要技術構成手段,所以我認為我們正在進入一個“大動畫時代”。例如,電影《阿凡達》涵蓋了很多高仿真的虛擬場景和虛擬角色,創造了奇觀化的視覺效果;而在很多大制作的美劇里,你也會看到大量數字技術創造的精彩景觀。正因如此,如今魔幻、科幻、災難、恐怖、驚悚等更依靠數字技術的片種越來越成為商業電影的主流。最近票房超過6億的國產片《畫皮Ⅱ》,除了明星的號召力強大之外,驚悚的換皮場景也是最重要的賣點之一,據說由于狐妖把皮從臉上撕下來的鏡頭太過逼真,竟有生產面膜的企業準備用這個場景來做廣告。

        其實不僅是電影和電視,動畫已經融入了各個藝術領域之中。比如舞臺演出,很多中國人不愿看、卻不得不看的春晚,每年在舞臺動畫方面的投入都是非常巨大的,今年春晚張明敏演唱《我的中國心》時,主舞臺搭建成長城形狀,配合著背景大屏幕中的動畫,觀眾就會感覺張明敏猶如站在長城上唱歌一樣。一個從臺灣回來的博士告訴我,臺灣那邊有人正在制作一臺奇觀化的演唱會,他們通過數字技術和真人表演相結合的方式,還原了早已去世的鄧麗君,將鄧麗君的形象投射在一個很薄的屏幕上,跟真人一樣大小,再請一個演員跟她一起合唱,鄧麗君還能跟那個演員互動,這與僅僅將鄧麗君生前的影像播放出來,再找一個人在旁邊配唱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

        再舉個例子,北京電影學院今年畢業的兩個學生,創造了一種全新的漫畫形式,我把它稱做“動漫畫”。這種漫畫是基于IPad這樣的新媒體終端平臺創作的,它以平面形式的漫畫為主,但加進了一些電影的語言,比如音樂和環境音響,但它絕不是動畫,因為它沒有那么復雜的制作過程,也不需要很高的成本,而效果又跟閱讀普通的漫畫很不一樣。隨著新技術和終端平臺的發展,這樣新穎的藝術形式可能會越來越多。

        再舉一個例子?,F在有人在設想,能不能制作一種具備游戲特質的交互式電影?因為現在很多觀眾已不再滿足于觀看已經編好的電影,他們會提出更高的要求,就是參與到故事中去,尋求一種美學上的“在場感”。過去不管什么類型的電影,你最多只能獲得自己的猜想在影片結局處得到印證這樣的觀影快感,但在交互式電影里,所有的情節和走向都會因為你的參與而改變,這樣的影片所提供的愉悅感,是非比尋常的。

        總而言之,由于技術的發展,很多藝術的邊界正在變得越來越模糊,甚至逐漸成為一個混合體。像《阿凡達》或者《愛麗絲漫游仙境》這樣的電影,超過80%的鏡頭都是制作出來的,而不是用攝影機紀錄下來的,所以它們更像是有真人的動畫片,而不是帶動畫的故事片。

        大動畫時代

        更需堅持中國風格

        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動畫創作的觀念也會相應地更新,二者應該形成一種相互促進的關系。但我覺得在中國動畫界,這種促進的作用體現得并不明顯?,F在的情況是,我們很多技術設備都是世界一流的,但藝術創作卻達不到這樣的水準。在一些動畫片的制作過程中,由于人員素質或者客觀條件的限制,高技術標準往往會被當成創作動畫的主要目的,也就是為了炫技而炫技,這肯定會催生一批用技術掩蓋藝術蒼白無力的作品。把手段當作目的,無疑是一種創作上的誤區,技術雖然豐富了動畫的表現方式,但終究不能替代動畫的藝術思維和藝術創作。

        其實我們不該僅僅通過技術是否炫目、3D是否逼真來評判一部國產動畫優秀與否,我們還應該關注:這部動畫是否延續了中國的傳統技法?是否創造了具有中國特質的視覺形象?我們不能總是認為《功夫熊貓》《馬達加斯加》這樣的美國動畫才是最先進、最好的,我們為什么要模仿他們的風格,而不沿用自己的風格呢?孫立軍導演的《兔俠傳奇》,充滿了中國式的形象和風土人情,卻被很多人批評抄襲《功夫熊貓》。無可否認,《兔俠傳奇》的確在某些藝術形式上借鑒了《功夫熊貓》,但說“抄襲”實在有失公允。如果按照這樣的思維方式,《花木蘭》和《功夫熊貓》的故事都是借鑒中國的,豈不也該說是“抄襲”?學習國外的技術,絕不能全盤照搬。我們學習他們先進的技法,但一定要保持本民族藝術創作的獨立品格,他們技術好,不代表一切都好,我們如果從人物到情節,從架構到技術,一切都照搬好萊塢,最后再填充一個代表美國價值觀的主題,那我們就是在花自己的錢拍美國的動畫,這樣做意義何在?

        另外,有些新技術雖然很吸引觀眾,但未必跟中國傳統動畫的風格與美學追求相一致。在我看來,《大鬧天宮》轉制成3D并不成功,雖然我們通過轉制將它的版權延長了50年,同時收獲了幾千萬元的票房,但看過3D版后,我認為問題不少。例如,3D版《大鬧天宮》故意把很多動作都做成了符合3D視效的形式,原來一根柱子是往下倒或是往邊上倒的,而現在是沖著觀眾倒。事實上,老版《大鬧天宮》的二維動畫體現的正是中國動畫獨特的藝術思維甚至是哲學思維。很多人認為中國動畫是因為創作者不懂透視原理才制作成二維形式,這其實是一種膚淺的觀點,因為與西方國家通過還原或者再現物理空間的方式創造藝術不同,中國的藝術更強調一種哲學上的升華——把三維空間看作是一個平面,其實是更高層次的藝術思維形態,所以西方有西方立體的雕塑藝術,而中國也有中國平面的書法藝術,如果硬要用三維的觀念來表達中國的藝術觀念,效果可能會適得其反。此外,我曾采訪過參與老版《大鬧天宮》創作的上海老藝術家,我問他們,當初你們為什么不讓柱子倒向觀眾,這不是更有視覺沖擊力嗎?他們回答,我們也曾想過,但為什么不這么做?是考慮到要尊重觀眾。我們回想一下,《大鬧天宮》里孫悟空從來不會指著鏡頭的方向,說“你等著”、“我讓你好看”之類的話,同樣,金箍棒也好,大柱子也好,從不會飛向觀眾,是因為創作者不想驚嚇觀眾,換句話說,這體現出的正是一種中國式的禮儀、東方式的文化反應。

        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自己的傳統還要不要關注、要不要保護?答案顯然是肯定的。我們不能只關注美國的高新技術,而忘卻中國傳統的動畫技藝。很多老藝術家創造的動畫技術,曾經為中國動畫帶來過輝煌,我們不能因為現在的觀眾更喜歡看《功夫熊貓》、更適應好萊塢或者日本的動畫技法,就否定自己的寶貴財富。我認為那些中國動畫的傳統技法其實并不老,還具有很強的生命力,仍有一些藝術家在辛苦地耕耘創作,我們必須給予他們足夠的尊重和支持。

       ?。ū疚南当本╇娪皩W院動畫學院教授曹小卉在“2012中國電影科技論壇——動畫電影與高新科技應用”上的發言,記者李博整理)


      (編輯:孫菁)
      狠狠躁天天躁中文字幕无码| 无码无套少妇毛多18PXXXX| 成人午夜福利免费无码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专区| 十八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无码无遮挡骂过 |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直播|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亚洲人成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日韩中文无码久久| AV色欲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中文无码伦av中文字幕| 久久无码AV中文出轨人妻|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无码内射| 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中文高清欧美|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国产成年无码久久久免费| 伊人久久无码精品中文字幕 | 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 无码夫の前で人妻を侵犯|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系列| 中文有码vs无码人妻| 东京热加勒比无码视频|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拍无码| 国产中文字幕视频| 五月天无码在线观看|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精品|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VA大香大香 | 永久免费无码网站在线观看个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蜜芽| 中文字幕14页影音先锋| 无码精品第一页|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去区首|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菠萝蜜| 日韩欧美群交P片內射中文| 中文在线最新版天堂bt|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