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尚君:我對隱含在蕓蕓眾生中的能量很感興趣
蔡尚君工作照
影片《人山人?!芬岳潇o、克制的筆法講述了一個普通的礦工老鐵“千里追兇”的故事。近日,本報記者就電影拍攝的相關問題采訪了該片導演蔡尚君。
記者:《人山人?!繁磉_了一個怎樣的主題?
蔡尚君:電影講述的是一個普通人“千里追兇”的故事,一個在外界看來不可能完成的奇跡,這其實也是我們面臨的困境,影片讓每一個普通人面對問題的時候有一個參考。本片其實改編自真實的故事原型,以這個真實事件作為引子。
記者:影片為什么要叫《人山人海》?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的英文名字直譯是出于什么樣的考慮?
蔡尚君:一開始就想到用這個英文名字,隨后才起的中文名字。我們這一代人小時候接觸過很多這樣的英語詞匯,很好玩。對老外來說,他們每個單詞都認識,但合在一起就不懂了,他們也不需要懂。中文的意思是“人多”的意思,詞中有一種勢能,暗示了人的能量,我對隱含在蕓蕓眾生中的能量很感興趣。
記者:您怎樣評價主人公老鐵(陳建斌飾)呢?
蔡尚君:老鐵是一個只有過去和現在的人,沒有未來,影片中有兩處處理是溫情、慈悲的,結尾他變相地救助那個未成年人,還有一處就是他與自己的兒子在船上互相打對方的頭。老鐵不是普通的好爸爸的形象,他承擔不了這么多責任。他其實是個外出打工又回到家鄉的人,安于現狀,是個有過故事的人,他躲在山村中不去面對更多外面的事,直到弟弟意外被殺,成為一個引子,才引導著他再次外出。其中有一段雞被催眠的戲,我覺得呼應了老鐵當時的狀態,有一種想被催眠,但是自己也催眠不了自己的感覺。
記者:影片的節奏比較慢,動作敘事占據最大的比重,您為何要選擇這種影像風格?
蔡尚君:最后在黑煤窯的場景中,演員都無法分辨了,我們在寫劇本的時候也是這么設想的,從個人的恩怨,到群體性的描述。拍攝前期我們找了很多圖片、影像作為參考,要粗糲大氣,不唯美。陳建斌在那兒鑿石頭,下礦,我故意把時間處理得很長,下礦是進入地獄的漫長里程。這些鏡頭不長不行,要讓觀眾有一種感同身受的體驗,不長做不到。至于節奏比較慢,人物辨識度比較低,那是因為在真實生活中,他們就是這樣的。后面更多強調的是一個群體的狀態。我沒故意去突出什么,只是客觀地呈現。真實是第一位的,我也不會給演員大特寫,就跟監視器拍攝下來似的,整部影片都是客觀冷靜的審視。
記者:您談一下陳建斌、陶虹、吳秀波三位主演吧。
蔡尚君:陳建斌演過很多電視劇,但我沒看過,就沒有先入為主的概念。陳建斌演過反派,他骨子里是有這種能量的。寫劇本的時候就確定了陳建斌來演這個戲,按照他的形象寫的。陳建斌的爆發力、表現力很好。當年我排話劇《保爾·柯察金》的時候就想找他演,但后來沒合作成。后來孟京輝的很多戲都是他演男一號。吳秀波我不認識,和他約談了一下。他說自己在近兩個月看了不下60個劇本,但最喜歡《人山人?!?。他對我說,雖然只有10場戲,但我知道你們想要什么,我一定來。陶虹也是很爽快地答應,她因為剛當了媽媽,我們便集中在一個禮拜內把她的戲突擊拍完。因為我們都是中戲畢業的,喜歡劇場式的溝通和交流方式。陳建斌接戲、拍戲很嚴謹認真,他因為《人山人?!纷鰷蕚洌肽隂]接戲。他和我亦師亦友,在表演上他是我的老師,從出道至今他已經演了上萬場戲,我才拍過200多場戲,在現場他會給我提醒,比如拍群戲,他會幫我張羅現場的群眾演員和調度。他也寫劇本,還想當導演。
記者:能談一下您與演員的合作狀態嗎?
蔡尚君:蕭強(吳秀波飾)殺人的戲拍了兩次,剛開始不太滿意,又重新拍。我也不懂怎樣指導演員殺人,吳秀波說他會。他在不同的戲里“殺”了很多人,真正拍攝時他的勁道讓對戲演員感覺真是被殺了一樣,好演員給人的感受就是特強烈。老鐵敲石頭那個鏡頭是我最喜歡的。我們把陳建斌吊在半空中,很危險。我和陳建斌在那場戲有一種心心相通的感覺,前前后后拍了四五遍,我想拍他的疲憊感,他在中間歇了一會兒,歇完接著敲。下來的時候,他對我說,我歇的時候就怕你喊停,事實上我就等他歇完接著敲,兩個人想到一塊兒去了。這其實是考驗創作者對戲的判斷,對戲的理解。此外,他們的服裝都是自己保管,不許洗,這就是老演員的精明之處,一種造型的重復,給觀眾的印象永遠是最清晰的,能量是疊加的。吳秀波把鬢角給剃掉了,陳建斌一直留著胡子。吳秀波說我明白你們的風格,不要求特寫。值得一提的是飾演老鐵兒子的小演員,老鐵為了教育兒子把孩子戳在水坑里,我比較喜歡這段。剛開始設計的是老鐵打了兒子一個耳光,因為沒辦法把握分寸,便換了種表達方式,正好附近有個小水塘,老鐵便將他一把抱過戳進去。小朋友表現得非常好,因為事前我們沒告訴他,本以為他會哭,結果沒哭,這樣反而表現出一種兒子的感覺。
(編輯:孫育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