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諾伊梅爾大師親自來華執導,中芭歷史上投資最大的巨制之一 童話芭蕾《小美人魚》即將“浮出水面”
約翰·諾伊梅爾在排練現場
有誰能夠想到,一部膾炙人口的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在它誕生176年之后,居然以芭蕾舞劇的形式將由中國芭蕾舞演員完美詮釋。大海的深邃,神秘的氣質,即將碰撞出一部蕩氣回腸的經典之作。
9月24日至28日,當今世界頂級藝術大師約翰·諾伊梅爾首次為中央芭蕾舞團(以下簡稱“中芭”)排演的經典芭蕾舞劇《小美人魚》將在天橋劇場首演,日前該劇正在京緊張排練。據悉,該劇將成為近3年來中芭引進的首部頂級芭蕾大師的巨著。
在當今國際芭蕾舞壇,乃至國際文化藝術界,德國漢堡芭蕾舞團藝術總監約翰·諾伊梅爾被公認為最偉大、最富有創作活力的頂級藝術大師,他不僅是一位獨具魅力的芭蕾編導大師,更是一位涉獵多個領域的藝術巨匠。雖已年過七旬,但他依然堪稱目前活躍在國際藝術前沿、引領創編時尚且令人敬仰的藝術大家。他執掌漢堡芭蕾舞團近40年,創造了芭蕾史上繼約翰·克蘭科“斯圖加特奇跡”之后又一段“偉大的傳奇”,他憑一己之力,將漢堡芭蕾舞團帶入巔峰,成為萬眾矚目的世界頂級芭蕾舞團。近半個世紀來,在德國文藝界乃至國際芭蕾舞壇,始終有“兩個‘約翰’締造了德國芭蕾的世紀輝煌”之說。幾十年來,約翰·諾伊梅爾大師創作了幾十部膾炙人口的佳作,其中最為人們所稱道的包括《茶花女》《尼金斯基》《欲望號街車》《仲夏夜之夢》《小美人魚》以及根據馬勒交響曲創編的十部芭蕾作品等等。歐洲《舞蹈手冊》一書中描寫約翰·諾伊梅爾及其編舞風格時不吝溢美之辭:“恰似于高空飛行的古典芭蕾,充滿智慧與哲學的晶瑩作品。”
大型童話芭蕾舞劇《小美人魚》是約翰·諾伊梅爾大師應丹麥皇家芭蕾舞團之邀,于2005年為紀念安徒生誕辰200周年而委約創作的。舞劇的藍本是安徒生創作于1836年的童話代表作《海的女兒》,劇中完美地詮釋了美麗而憂傷的“小美人魚”這個角色。舞劇著力呈現了兩個世界的對比,即單純平靜的海底世界以及紛亂繁雜的人類世界。作為一個成熟的現代芭蕾作品,這部舞劇成為了古典的期望和當代表達的最高融合。值得關注的是,在這部舞劇創作過程中,約翰·諾伊梅爾的角色不僅僅是芭蕾編導,他還親自擔綱了舞美設計、燈光設計和服裝設計等工作,彰顯他的多才多藝,令人欽佩不已。
而中芭方面也正全力以赴傾全團之力加緊排演,全團上下,無論是演員、樂團、舞美制作人員,還是演出運營和后勤保障團隊都早已進入“實戰”狀態,在未來兩個半月里,全團的工作重心將圍繞《小美人魚》的排練、制作、首演進行。
無論當年作為中國芭蕾的奠基人的前蘇聯專家彼·安·古雪夫大師,還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來中芭排演節目的安東·道林、魯道夫·努里耶夫、魯迪·范·丹茨格等世界級大師,再到進入21世紀以來排演的眾多作品,中芭涵蓋了當代多位世界芭蕾編導大師的作品,如約翰·克蘭科、羅蘭·佩蒂、莫里斯·貝嘉等等,這些大師的到來,極大地提高了中芭的藝術水平,也豐富了中芭的保留劇目。據中芭團長馮英介紹,“多少年來,國際知名芭蕾舞團都以與約翰·諾伊梅爾大師合作,排演其代表作而引以為榮,同時,諾伊梅爾對合作舞團的要求之苛刻也是出了名的,中芭想排演大師的作品,他早有耳聞,但是他對中國的了解,特別是對中芭的了解卻是經歷了一個漫長過程的。可以說是經過了中芭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在國際芭蕾舞壇取得了應有的成績,也引起了大師的關注。2010年夏,諾伊梅爾首次邀請中芭演員赴漢堡參加久負盛名的‘尼金斯基芭蕾盛典晚會’;2011年夏,又首次邀請中芭作為唯一的客座舞團攜名劇《大紅燈籠高高掛》赴世界矚目的‘漢堡芭蕾藝術節’演出,同時再度邀請中芭明星再次亮相‘尼金斯基芭蕾盛典晚會’,中芭藝術家不負重望,良好的表現得到了大師的認可,也贏得了國際芭蕾舞壇的贊譽。于是水到渠成,才有了今年的進一步合作——首次排演諾伊梅爾的經典之作《小美人魚》。”
其實,此次中芭為了排演《小美人魚》,在舞美、燈光、服裝的制作和設計過程中都力爭達到與原版完全一致的要求。恢宏壯觀的舞臺呈現,豐富多彩的場景設置、華麗精致的演出服裝和出其不意的視覺沖擊,加之版權費用,都使得《小美人魚》成為了中芭歷史上的投資最大的巨制之一。馮英在談到這個問題時表示:“在藝術創作的過程中,必要的投入是為了讓我們芭蕾演員的藝術才華和表現力更加完美地呈現,是為了展現芭蕾大師的藝術水準,更是為了尊重喜愛中央芭蕾舞團的可敬觀眾。”
(編輯:孫育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