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關注]《浮沉》熱播引熱議
在北京、東方、浙江、深圳四大衛視熱播的電視劇《浮沉》恐怕已經成為時下爭議最多的電視劇了。一個有好口碑的“滕家班”,一本曾經引爆網絡的職場小說,一個國企改制、菜鳥銷售成長的故事,再加上一群老少通吃的演員,成為這個夏天一道誘人的美味大餐。劇中一面是商戰的波詭云譎,人性的淪失變異;一面是生活的溫情款款,奮斗的信心滿懷,觀眾雖議論紛紛卻看得欲罷不能。
本文特刊發專家評論文章以及主創訪談,從不同的層面解讀這部電視劇的價值與影響,展示創作者們的創作意圖,探討這部電視劇的得失。相信對現實題材、都市題材的電視劇如何發展將起到積極作用。 ——編者
時代與人生的交響——電視連續劇《浮沉》觀感
□ 畢茲
30集電視連續劇《浮沉》在北京衛視、東方衛視等若干衛視頻道熱播,受到各年齡段和各種職業觀眾的共同好評。《浮沉》讓觀眾的情感一波三折、潮起潮落;《浮沉》讓觀眾深刻反思和體會當下中國發展起起伏伏、大浪淘沙;《浮沉》讓觀眾在劇中人物命運的升騰、墜落和掙扎中悲喜交集、感慨萬分。
《浮沉》為我們講述了一個讓人欲罷不能的精彩故事。這個故事以晶通廠的改制、改造、改革為主線,圍繞這一個工廠的命運,人們了解了一個曾經輝煌無比的國營大廠,曾經在計劃經濟時代為國家做出過巨大的貢獻,在進入新的市場經濟時代以后,它衰敗、衰落、一蹶不振,幾乎走投無路,改革勢在必行。但是怎么改,用什么改,為誰而改的一系列問題呈現出來。《浮沉》用它幾近于冷峻無情的筆觸把現實的真相去蔽和裸露出來。王貴林對晶通工廠和工人有著深刻的感情,他是溫情的改革者。他深知改革是唯一選擇,又深怕改革讓更多的工人失業、下崗、生活無著。他的改革是基于尊重歷史,正視現實,慎擇未來的改革思路。但是,于志德選擇的是不計代價、不問人情世故的“最佳”改革方案。兩種改革觀都來自于我們的生活并且仍然在生活中不斷呈現、糾纏。兩種選擇都是帶著疼痛的抉擇。選擇的正確與否來自于改革決策者的胸懷、判斷、氣度、境界。王貴林在一波三折中把晶通帶入股份制的超越舊設計的改革方案中,使故事主線大幅跳躍,也使晶通的改革在反復蘊釀中柳暗花明。于志德才華橫溢,思考縝密,改革設計一針見血、直奔主題和要害。但是他的私欲、他的無情、他的變態,摧毀了于、王的友情,于、段的愛情,葬送了他自己的所有追求。與此同時,方衛軍、陸帆、土井、喬莉、瑞貝卡、車雅尼、何乘風等一應人物紛紛粉墨登場,美國公司、日本公司針鋒相對。為晶通提供什么樣的改革方案、軟件、技術、計劃,如何贏得晶通改制的7個億巨大投資項目,讓他們展開了正面的、側面的、公開的、隱蔽的、溫文爾雅的、不擇手段的交鋒。這個故事的情節和細節以無限豐富的形態鋪陳開來。五光十色、五味雜陳、百媚千嬌、百態人生。有共產黨人的無私無畏,有反腐懲腐的曲折與斗爭,有市場逐利的眾生相,有商戰殘酷、卑鄙的瞞與騙,也有公平、公開、公正的市場經濟的活力、魅力、能力。有國企與外企的碰撞、競爭,有男人與女人的感情糾葛,有中年人的成熟與青年人的成長。有大上海的風景,也有小城市的影像。在所有這一切中,有的人浮升,有的人沉墜,有的人幸福,有的人痛苦,有的人成為英雄,有的人淪為囚徒,有的人生命越來越光彩,有的人生命黯然無光,有的人活著,有的人毀滅。是什么決定了人生的起落浮沉?是什么決定了一個工廠的振衰起頹的命運?是什么決定了一個民族和國家的前途?《浮沉》引發我們這些嚴肅的思考。《浮沉》用人物的命運及其有意味的形象,為我們對這一切提問作出了堅定的判斷、選擇和回答。
《浮沉》是一部復調式敘事的重奏性結構的作品。它的另一條敘述線是以年輕女性喬莉的人生遭際展開的。這是一條非常策略、也是非常有效的敘述策略。沿著這條敘事路徑,觀眾看見了一個青澀的青春的少女的成長史。這個成長史極大地吸引了青年一代的眼球,贏得他們的陣陣喝彩,引得網上一片眾聲喧嘩。從這樣一個青春的視角,我們看見了什么?《浮沉》借此全面呈現職場的勵志、競爭、成長,把喬莉一代人的單純、青春、不諳世事、與人為善、積極向上、樂觀、時尚、聰慧、敏捷等等加以生動展示和揭示,一股時尚風、都市風、青春風撲面而來。順著喬莉們的視角,《浮沉》還向觀眾展現了陸帆的性格逆轉,方衛軍的齷齪,于志德與段芹的復雜感情,土井與車雅尼的畸戀,喬莉與王貴林的“忘年交”。這是一個復雜的性格、復雜的命運、復雜的人物的藝術世界。順著喬莉的視角,《浮沉》讓時代氣息、生活氣息充盈熒屏。流行的網絡語言、短信、QQ、電子郵件、視頻技術等在鏡頭中的運用和字幕安排,把當下人們的生活狀態作了生動的描摹,令人會心一笑,心領神會。年輕人頻繁的相親,尷尬或有趣的相親場面,父母的嘮叨、閨蜜的友誼,工作中的喜怒哀樂,對企業升職、要職的追求,對城市主人身份的渴求,對事業和愛情的選擇;用最先鋒、前衛、流行的方式或語言、手段應對性搔擾,應對不懷好意的長者的陰謀、手段、要挾、欺詐,都讓人忍俊不禁,讓人看到一代新新人類的新生活。這也是《浮沉》的價值與意義。它把一個重大的歷史和時代的主題,輔之以最萌、最澀、最菜鳥的一種進入和感知,讓沉重與無憂碰撞,讓生活展現出瑰麗的景象。它的思想沉入歷史的最深刻處,對改革的思辯和命運的思索抵達了新的高度,同時,它也得風氣之先,從時尚、青春中獲得靈動、生機、浪漫和想象。這就是《浮沉》亦莊亦諧、倚重倚輕的復調敘事的策略與效果。
筆者看來,《浮沉》還以其上海制作、上海特色、上海性格、上海題材、上海品質,成為新海派電視劇的又一最新力作。
(編輯:孫育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