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溢彩的喜悅與遺憾 ——評《第六屆廣西攝影家協會會員作品選集》
瑤飾 周 維
誰家的媳婦 覃祖勁
接力出版社近期出版的《第六屆廣西攝影家協會會員作品選集》是廣西攝影界近4年來優秀作品的匯集。它不但折射出時代的光影與社會的面貌,而且反映了廣西攝影創作的水平與發展態勢,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展現和諧社會的現實意義以及記錄廣西攝影藝術前進步伐的歷史意義。
題材的廣泛使這本選集的內容豐富多彩,表現出廣西攝影家立足本土、面向世界的開闊視野和廣西攝影事業百花齊放的繁榮局面。廣西攝影家們都具有強烈的家鄉情結,他們一如既往地吟唱戀鄉之歌,反復渲染家鄉優美的山水風光,如《龍脊冬韻》《漓江漁歌》《藍色海灣》等,不斷抒寫家鄉淳樸的民族風情,如《金色的種子》《對歌》《童年時光》《勝利的喜悅》《溫馨一家》等。他們執著地強調本土元素,從而為這本選集打上了鮮明的廣西烙印。廣西攝影家們還放眼世界,將國外景致收入鏡頭的取景框。異域題材在廣西過去的攝影創作中并不多見,是這部攝影選集的一大亮點,顯示出廣西攝影創作走向世界的新趨勢。
一些作品主題深刻,使這本選集意蘊深遠,突顯出廣西攝影家關注生活、認真思索的思想境界和對當代社會本質的準確把握與正確認識。一方面,他們以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創作低姿態,把鏡頭對準平民百姓,真實地反映他們的平凡生活,集中表現他們的美好心靈和善良情感。在《自娛自樂》《聽奶奶講故事》《樂滿地》《花兒朵朵》《潿洲島人民抗擊臺風》《我最上鏡》《趕集歸來》《漁家爺孫倆》等作品中,我們看到了普通百姓笑臉上洋溢的幸福與歡樂,希望與夢想,感受到他們的生活充滿著陽光,認識到廣西攝影家對于這個時代與社會充分肯定的態度。另一方面,他們又以超越生活的高姿態,借助敏銳的思想穿透力,透過景象的表層,挖掘深刻的內涵。《暮歸》是夕陽斜照下老農扛鋤牽牛回家的剪影,黑暗的色調讓我們體會到陽光下農民原始勞作的沉重。《誰家新媳婦》在鄉間古宅階梯上的狗與身著雪白婚紗的新娘對視,讓我們在莞爾一笑中捕捉到現代與傳統對話的時代新信息。《進與出》是一幅令我心有所動的佳作,僧人進廟朝拜與凡人出廟的情景,讓人感悟到出世與入世的人生哲理。這些作品體現出廣西攝影家深入發掘主題思想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新成就。
藝術的巧妙使這本選集的多數畫面新穎優美,反映出廣西攝影家勇于探索、努力創新的審美追求和廣西攝影藝術長足發展的新氣象。比如攝影者通過別致的構圖,激發讀者的聯想。《瑤飾》的畫面是一位瑤族老人刺繡瑤飾,其頭飾和服飾的精美使我們想象老人的心靈手巧。《隆林錦繡》是一位苗族姑娘下身絢麗的服飾、手袋和手飾,衣美人更美,我們由此可以聯想到未出鏡的姑娘的美麗笑臉。
一些作品巧用光影的色彩,喚醒讀者的視覺。《播放的希望》運用逆光拍攝的手法,使人物與魚鷹成為黑色的剪影,以突出夕陽下漁夫撒網和與之呼應的水面的金色,從而創造了捕撈金色希望的意境。《山區,女人和孩子》中彩色的微笑人物在黑白亂石背景的反襯下表現出不畏山區貧瘠艱苦而依然樂觀的人生態度。
還有的作品精選獨特的角度,引起讀者的新奇感。《這邊世界更精彩》從巖洞的這邊平拍巖洞那邊的攝影家,通過層層遞進的景深,聚焦一點的人物,褐、黑、白等光影色調的反差,使我們得到了角度的獨特所帶來的奇特感。《蛟龍昂首》以仰視的角度,使海輪船頭充滿畫框,形成夸張的效果,給人的視覺造成強烈的沖擊力。
這本選集的作品流光溢彩,仿佛視覺盛宴,我們獲得了審美享受的喜悅,也感到了藝術不足的遺憾,主要是畫面雷同,創新不夠。例如《小巷》與《古鎮春雨》的兩個女人走在小巷的背影、《呼喚》與《同唱一首歌》的小鳥張嘴叫喚的情景都是極為相似的。這種遺憾的更深層次表現是,選集中許多精美作品是對過去優秀之作的模仿。例如《歲月》中老人那張充滿皺紋的臉,很容易使我們想起羅中立那幅著名的油畫《父親》。又如《臨危時刻》抓拍斗馬撞人的驚險瞬間,情景的確緊揪人心,然而它與獲獎作品《危情時刻》和收入《第五屆廣西攝影家協會會員作品選》的《驚險》何其相像。再如《飛翔的苗妹》與獲獎作品《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和收入《慶祝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成立60周年廣西美術·書法·攝影優秀作品集》的《秋千花》也頗為雷同。還有,表現黑葉猴的《美滿之家》與過去的《全家福》《手足情深》構圖大體一樣。這本從1739幅作品中精選出150幅的選集尚且如此,可想而知廣西攝影創作跟風模仿的現象還是比較明顯的,由此可見,廣西一些攝影家創新意識欠缺,觀念陳舊僵化。我認為,這既是廣西攝影創作的瓶頸,也是今后藝術突破的方向,期盼廣西攝影家們徹底轉變觀念,解開模仿創作這一死穴,打破思維模式和慣性,深入生活,去發現、去捕捉、去創新,以新穎的形式表達豐富的內涵,從而奉獻出面貌全新之作。
圖片選自《第六屆廣西攝影家協會會員作品選集》
(編輯: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