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岳:在廣東橫琴島開辟兩岸四地演藝基地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麗新集團董事局主席林建岳在政協文藝組非常低調、并不打眼,各路記者們圍著明星代表們采訪時,林建岳多是坐在一邊靜靜地看著。在小組討論中,相熟的委員們熱絡地交談,而林建岳多是仔細傾聽,或許語境的不同阻隔了一些交流,但內地香港電影之間的交流卻顯然超越了這種語境。
林建岳,香港電影商會會長、香港電影發展局副主席、新一代香港娛樂業領軍人物,已故香港著名企業家林百欣之子。2000年,香港電影陷入低潮,他毅然入股香港寰亞電影公司成為大股東。此后他轉移至娛樂業,2002年林建岳旗下的寰亞電影投資開拍由多位影帝主演的電影《無間道》系列大獲成功。如今,林建岳掌控著家族產業香港麗新集團,旗下有麗新國際、麗新發展、麗豐控股等5家上市公司和寰亞綜藝集團,電影《投名狀》《非誠勿擾》《建國大業》等大家熟悉的大片都均由林建岳所投資,而旗下藝人包括劉德華、黎明、舒淇、鄭秀文、楊千嬅、許志安等,占據了香港娛樂業的半壁江山。在政協小組會討論間隙,本報記者就日前電影的熱門話題專訪了林建岳。
記者:張藝謀等6位電影界的代表委員聯名提案,呼吁降低電影票價,您對此怎么看?
林建岳:政府有其考慮事情的角度,比如提出限價的問題,而幾位電影界人士提出降低票價的問題,我覺得也是很好的出發點,總之具體實施可能需要時間慢慢去調節,慢慢地用市場去調節。
記者:內地的票價您認為高不高?
林建岳:很難講,香港的票價比內地的便宜,普通電影票價是60元港幣,相當于人民幣50多元。尤其是香港的影院租金比較貴、人工也比較貴,這樣一比香港的電影票就比內地的便宜不少了。我這么看這個問題,內地電影市場是相對嶄新的,一線城市的影院建設非常快,消費能力也相對較高,而二三線城市的院線發展相對要慢,中國的電影票房收入,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政府應該大力扶持二三線城市的影院建設,鼓勵房地產商發展地產的同時也兼顧影院建設,這也是我去年提案中所重點提到的。最終一切都要靠市場來調節。
記者:美國片引進配額的增加對中國來說到底是壞事還是好事?
林建岳:這是見仁見智的事情?,F在中國是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票房總額已經130億元人民幣了,在美國人看來,一定認為這是一大塊肥肉。首先我們面對很大的一個競爭,這就要求我們的華語電影首先應該將電影質量提升起來,因為市場不可能永遠不開放,全球一體化已經席卷全球了。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看,美國人看到我們的市場,那么他們來投資,不僅拿錢過來還拿著他們最新的技術過來。我覺得這就體現了一種相互的需求,他們拿著錢會培養一批新人,能夠把我們的技術提高,這是他們帶不走的事實。因為拍電影所用的人工一定是本地的人,這些年輕人把他們好的東西學到,也把我們的好東西輸出去。舉個例子,20年前,對于迪斯尼大家都不知道,但是現在香港也有啊,上海也將要有啊,盡人皆知,但我們的“喜羊羊”外國人就都不知道。
記者:您這次帶來的提案是什么?
林建岳:如何促進兩岸四地的文化交流,推動橫琴島開發,比如建電影基地、建演藝學校。廣東省珠海的橫琴島地理位置很有優勢——首先說天時,廣東省的天氣可以一年四季拍電影電視;地利,正處在內地與港澳之間,處于一國兩制的結合部,非常方便交流;人和,那就是明星很喜歡到南方來度假,假如影視基地建在廣東,他們工作、休閑兩不誤,會很甘愿答應邀約的。更重要的是作為粵港澳經濟合作的重要區域,橫琴島將享受比特區更特的政策,迎來大的發展并將為兩岸四地培養更好的急需人才。另外,橫琴島正建澳門大學,初期可為兩岸四地演藝學校的教學工作提供方便。我認為操作性還是很強的。
記者:3月8日,許鞍華導演頗受好評的影片《桃姐》在內地院線上映了,對于這種堅守港片特質、充滿人文關懷的電影,您認為它的市場空間如何?
林建岳:就好比港式奶茶,開始內地的人喝不慣,到現在大家都很喜歡喝。由于資訊的發達,香港與內地之間的溝通越來越近、交流也更加通暢,所以會有越來越多雙方都很喜歡的電影出來?!短医恪肥峭ο愀刍碾娪?,我認為很有水準,但內地觀眾是否會有共鳴,北京有句話是“地氣”,不知《桃姐》是否能夠接“地氣”。這種交流的進程不要只看一部電影、兩部電影,我們最終目的是要創作和拍攝那種兩岸四地都能接受和喜愛的電影。比如《非誠勿擾》,臺灣、香港和內地的演員,內地的導演,去日本拍攝,很多人都喜歡,也很賣座。再比如我們拍《建國大業》的時候,很多人都不知道,為什么先有政協,后有新中國?國歌是怎么選出來的等等,對于下一代年輕人來講都不知道這個事實是怎么樣的,但是從電影里面可以啟發他們對國家的一種新的認識,我覺得這是很好的。所以不管是內地還是香港的電影,我認為能夠引起觀眾的共鳴很重要。因為對于電影來講,不是說有香港電影、內地電影的區分,有區別的話,也只是好電影和壞電影的區分。
(編輯: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