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霽翔:文化是比醫療住房交通更重要的民生
全國政協委員、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8日指出,應該把文化事業也看作民生事業。他還表示,在強調文化建設時確實要考慮地區的差別。比如在制定博物館免費開放的政策時,更多考慮到的是西部地區,使大量的資金真正補到需要博物館文化的人們身上。
全國政協3月8日舉行主題為“深化文體改革,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記者會,全國政協委員馮驥才、王健林、單霽翔、尹力、樊錦詩、張和平圍繞文化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當天會上,有記者就“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困難發問。單霽翔回答說,今天強調文化設施也好、強調文化建設也好,確實要考慮到地區的差別。
他舉例說,自己接觸得比較多的工作是博物館領域和文化遺產保護。在博物館領域普遍地實現對未成年人免費開放,在這基礎上又實現了博物館免費開展。
單霽翔提到,自己曾在甘肅博物館遇到一批大學生,他們非常認真地在博物館里抄寫著講解的解說詞,令自己很感動。
“我問他們你們經常來博物館嗎?他們說第一次,我說你們幾年級了?他說三年級,我問他為什么三年級蘭州博物館才第一次來?他說蘭州拉面三塊錢,進一次博物館就是我們十幾天的早點,我們真舍不得跟家里要這個錢進博物館。所以我想在西部地區以及老少邊窮地區確實還有很多人在享受文化方面與東部地區以及大城市里面的人們是有差距的。”單霽翔說。
他指出,因此,在制定博物館免費開放的政策時,更多的考慮到的是西部地區,東部地區補助是20%,中部地區補助60%,而西部地區補助80%。比如甘肅、四川每個省博物館免費開放的補助都達到了1.6億到1.8億,使大量的資金真正補到這些需要博物館文化的人們身上。
在單霽翔看來,今天應該把文化事業也看作民生事業。確實醫療、住房、交通等是民生,但同樣,文化也是民生,并且是更重要的民生。如果有這樣的理念的話,那在文化的投入、文化設施享受的均等化方面也可能會有不同的思路。
(編輯: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