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壞文物最高罰50萬擬調整 懲罰力度將加大
文化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勵小捷昨天透露文物保護法面臨修訂
昨天,列席政協文化界別聯組討論的文化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勵小捷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在執行10年之后將面臨新一輪修訂。列席會議的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對記者透露,就破壞文物“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的條款,將在新一輪修訂中得以重新考慮。“懲罰力度我想一定會增大。”
★罰款50萬不足以造成威懾
宋新潮稱:“國家文物局正配合全國人大,進行文物執法情況調研,明年將開始著手修訂《文物保護法》。”
在宋新潮看來,50萬最高限額的罰款,不足以對所有破壞文物的行為造成威懾。“專門法中只有一個最高50萬的罰款。有人會誤解,我交50萬,讓我拆了行不行?”
宋新潮告訴記者,“國家文物局會建議全國人大,在專門法和刑法間做一個銜接。對破壞文物行為,如果大家覺得有必要提高罰款上限的話,應該是在刑法中予以規定。”此外,宋新潮還表示,“此次修改,除了考慮《文物保護法》和《刑法》的銜接之外,還會考慮和其他法的銜接,譬如《建設法》、《科技法》等。”
宋新潮同時表示,在對文物保護法的修訂過程中,執行方面也會做要求,“各級政府,包括國務院,都會被納入被要求范圍”。
★不可移動文物有近77萬件
勵小捷直言,“根據第三次文物普查的結果,全國(不包括港澳臺地區)有近77萬件不可移動文物。我國目前處在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快速推進的階段,城鎮人口已超過50%。建設與文化遺產保護的矛盾,已進入凸顯期。這是無法回避的。文物保護部門感到壓力很大。”
宋新潮表示:“文物被破壞、拆除現象嚴重。文物保護已經進入最關鍵的時期。有的地方,是歷史文化名城,但‘歷史文化名城’已名存實亡,甚至出現成片街區被拆除的現象。”
★“維護性拆除”無法律依據
“今年2月,重慶蔣介石行宮被以‘維護性拆除’的名義拆除。”但勵小捷強調,所謂“維護性拆除”,沒有任何法律依據。“在這一點上,我們的態度很鮮明。”
對于公眾關注的名人故居的保護,宋新潮稱,這方面存在一個問題——很多新發現文物沒能得以及時公布。“近77萬件不可移動文物,我們力求讓各地文保部門予以公布。”他同時表示,“涉及當代名人的故居,怎么界定、誰來界定,這也是一個難題。可能隨著整體大發展大繁榮,就已有的這些制度,應該做一些調整。”
★文物鑒定有望進一步規范
另據宋新潮透露,在文物保護法修訂時,文物鑒定有望得到進一步規范。
“現在,‘鑒定’的一些相關詞語缺乏規范性。” 宋新潮指出:“你看‘古玩’、‘舊貨’,還有‘古董’、‘藝術品’,好多時候都是在回避一個概念——‘文物’。回避了,就可渾水摸魚。加上不同部門來管理,標準等多個方面存在不一致。有時,目的都不一樣。文物局可能是以保護國家文化遺產為目的,有的可能是以繁榮市場為目的。這需要部委之間有所銜接。”
宋新潮強調:“古董拍賣不保真,實際上是對法律的誤讀。”“拍賣法是一個專門法,它必須與民法通則等上位法的精神一致。公平交易是一個基本原則,‘不保真’不等于就可以進行欺騙。這是個原則性問題。”
★答復★
“康有為故居不存在要拆的情況”
3月7日上午,北京國際飯店國際廳內,文藝界別委員的聯組討論會正在進行。
許欽松委員談及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文物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取得重要進展”時,突然有些急迫地說:“昨天中午我接到一個消息,說康有為故居要拆。我當時顧不上吃飯直接就奔現場去了,好不容易找到那個地方,在米市胡同里,門口掛著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標志。”
此時,在后排列席會議的文化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勵小捷拿起手機,悄悄走了出去,過了幾分鐘才回到座位上。
在聯組討論所有委員都發言結束后,勵小捷作為列席會議的部委領導第一個發言,與委員互動交流。
“感謝各位委員對政府工作和文化遺產事業的關心支持。無疑,現在社會各界的關注和媒體的高度關心已經成為我們實施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力量。在開會之前,我一進國際飯店大堂就碰見了馮驥才委員,他說他今天寧可會都‘不開了’,也要到康有為故居看看。”
“我剛才出去與北京市文物局局長聯系了一下。康有為故居我問了情況,不存在要拆的情況,還要整體保護。”
“罰款50萬元,大家是不是認為少了?其實這是因為我們國家的文物保護法,涉及損害文物的罰款最高只能罰50萬元。下一步,我們的文物保護法有了要修訂的問題。”
“除了罰款,還明確要求建設單位原地恢復重建,這是主管部門的態度。”
“當然我們也會與社會各界包括關心文化遺產事業的各位政協委員們一道,齊心協力,把祖宗留下的財富保護好、利用好、傳承好。”
對于勵小捷局長的“及時答復”,聯組討論會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文/新華社記者 南辰 余曉潔 顧瑞珍
★建議★
委員建議畫出名人故居地圖
“文化遺產的生命只有一次,北京應該盡快畫出自己的名人故居地圖。”全國政協委員馮驥才對記者表示。
馮驥才表示:“到了巴黎,我們就知道雨果、巴爾扎克、莫奈以前都住哪兒,北京也應該有這樣一張自己的名人故居地圖。北京名人故居很多,有的名人還遷徙過好幾次。首先是要通過普查把名單盤點出來,做到心里有數。然后找專家鑒定,確定不同故居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內涵,再研究具體的保護措施。”
(編輯: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