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設置人文社會科學類國家大獎
劉宇一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華文化總會名譽會長,宇一畫院名譽院長,北京師范大學宇一藝術研究院院長
在許多情況下,水比石硬,柔可克剛。導彈重要,航母重要,但掌握和指揮它們的人的思想、價值取向更重要。
設立社會科學類大獎將集中體現我們的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發展的方向,激勵有理想、有擔當的青年,必對中國乃至世界的未來產生深遠影響。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眾所周知,諾貝爾科學獎在世界各地有著巨大的影響力。自1999年起,中國設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并由國家主席頒獎,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然而至今我國尚無人文社會科學類的國家大獎,不能不說頗令人遺憾。
自然科學和哲學社會科學是人類智慧的集中體現,是人類文明騰飛不可或缺的雙翼。自然科學是硬實力,社會科學是軟實力。在許多情況下,水比石硬,柔可克剛。導彈重要,航母重要,但掌握和指揮它們的人的思想、價值取向更重要。諾貝爾獎中的文學和和平獎廣義地說也屬于哲學社會科學范疇,同樣眾所周知,掌握這個獎項的人持有他們的價值觀和強烈的政治傾向,他們也正是希圖通過這樣的獎項影響全人類的價值觀。
我國正處在蓬勃發展的時期,一向以自信、自強、自立精神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華民族,正在埋頭奮斗、悄然中興。我們也理所當然地承擔著維護世界和平的歷史使命,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我國設立社會科學類大獎將集中體現我們的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發展的方向,激勵有理想、有擔當的青年,必對中國乃至世界的未來產生深遠影響。
為此,我希望各方面重視設置社會科學類國家大獎事宜。
從目前我國的實際情況看,已具備設置社會科學類大獎的可行性:
我國的經濟實力已居世界第二,已具備設立這種科學獎項的經濟基礎。
去年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我們民族前進方向的精神引領,這正是設置這一獎項的強勁東風。
評獎的核心是人才問題,而人才同樣是發展的核心問題。現在我國從中央到地方以及許多大學都設有社會科學研究機構,在諸多領域有一大批專門從事這方面研究的專業人員,他們同樣是我們民族的寶貴財富,國家大獎的設置將給他們以明確的方向和激勵。
我深知,哲學社會科學類評獎比自然科學類評獎更為復雜,評委的產生、評選標準的掌握都難以把握,有時會有很大爭議,但我認為人才的核心是方向問題(如果人的方向錯了,人的本事越大,危害越大),不能因噎廢食。所以希望有關部門對這一問題高度重視。先盡快啟動對這一問題的論證,再制定出嚴謹的操作程序。將來評選過程要公開、公正、透明,盡可能使評選結果達到眾望所歸。
(編輯:孫育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