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筆凌云意縱橫——讀凌斌書法有感
凌斌書法作品
近日,書法家凌斌出版了一本書法作品集,這對于一個追求書法藝術的人來說應當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讀了作品后如飲甘泉,清爽中帶著淡淡甜韻,解渴中留下悠長回味,一種欽佩之情油然而生。
我以為凌斌書法之所以給大家帶來驚喜,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第一,出手不凡。從他的作品中你不難找到秦漢遺韻、大漢風骨,更能感受到時代氣息和青春律動。用筆古拙,結體悠閑,通篇無滯留和輕浮之氣,在輕松明快的線條中使你仿佛游走于歷史與當代之間。似曾相識,又如隔世。這不能不說是他帶給我們的不俗的藝術享受。這也就給他的作品確定了一個脫俗的雅的品格。我想,一個藝術家有了這種品格就猶如邁上了藝術殿堂,多重寶藏你可盡收囊中。第二,落筆不俗。從凌斌的作品中你能感覺到一種清雅之氣。他并不想急于表現什么,而是慢慢寫來,不慌不忙,沉著而又灑脫,在這種輕松的氛圍中使你進入了他的書法世界。這種看似容易的情境其實是長期積累和提煉的結果,表現出書者的藝術理念和藝術追求,不是所有的書法家想到就可以做到的,這其實是一種格調、一種境界。多年來,只要是別人的長處他都會記在心里,對別人的意見和建議他都認真改進。日積月累,久而久之,人們發現凌斌的變化:他的人沉穩了,他的字有味道了。第三,與眾不同。“能于同處求不同,惟能不同斯大雄?!边@是林散之先生的論書詩句。這說明書法藝術個性的極端重要,要于同處求不同。凌斌深得其中三昧。他從漢碑中走來,一路風餐露宿,一路朝花夕拾。雖然滿目珍寶,但他明白師古而不能泥古,不能面面俱到,只能抓住一點,鉆進去、拿到手。他懂得學習傳統是根基,但一定有自己的理解,一定要有自己的追求,所以他從古走到今,又從今回到古。在來來回回的追尋中他找到了自己,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F在我們從凌斌的作品中既能找到前人的影子,又能看到當代的印跡,但更多的是看到了他的藝術個性。這很重要,也很難得。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绷璞蟮某晒Σ皇桥既坏?,一方面源于他對書法藝術的執著,另一方面源于他的勤奮和刻苦?,F在的凌斌和書法這個“情人”已經進入如癡如醉的“熱戀”狀態。而這種狀態恰恰激發出他的聰明才智,使他對書法的認識和理解日益深入。也正是由于這種愛戀和認知,更使他與書法這個“戀人”變得難以割舍。他自己說過,多年的心追手摹只有自己清楚。夜燈下的苦熬,追求中的寂寞,使他與他的“夢中情人”越來越近,從而使他能夠沿著古人足跡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邁進。從這里我們不難理解他的成功和進步,但我還要告訴大家的是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的大氣和舍得。這個看似無關其實有益的原因可能是凌斌成功的更為重要的方面。說到對書法的執著和刻苦,可能不少人能夠做到。但要做到大氣和舍得的人不一定很多,我覺得這正是學習書法的秘訣所在。書法的境界源于自身的境界,自身的境界來自哪里?當然需要大氣,需要舍得。和凌斌接觸的人多數都會成為他的朋友,原因就是被他的真誠所打動。
“不要問我從哪里來,我的故鄉在遠方……”凌斌的這個作品集是他書法生涯的一個新的開始。我相信,在書法藝術的道路上,他會走得更遠。藝術的女神總是傾情于執著的追求者。我認為,凌斌就是執著的追求者,還是那種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人。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