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在未來——解讀芬蘭科幻文學的“前世今生”
芬蘭科幻雜志《Portti》和《cosmos pen》的封面。兩本雜志長期刊登科幻小說和科幻漫畫作品,以及科幻文學研究學者的深度評論,深受讀者喜愛。
銳詞
鏈條式接龍寫作
一個人寫開頭,由不同的人寫經過和結尾,所有故事串連在一起后,每個參與寫作的人都會發出驚呼,因為里面充滿了出人意料的情節。大家的構思碰撞在一起,擦出創意的火花。
科幻文學與其他文學在18世紀同步抵達芬蘭,在20世紀50年代開始廣為人知,在1976年造就了最早的科幻迷。在剛剛過去的十年中,科幻小說已經成功躋身芬蘭主流文學,不僅受到尊重,并且大有成為芬蘭文學領軍流派的勢頭。1月7日,芬蘭科幻文學研究學者伊爾瑪·艾爾斯哲威(Irma Hirsjarvi)博士到訪中國,在中航工業叁號會所為中國科幻迷講述了芬蘭科幻文學的“前世今生”。
《鋼鐵蒼穹》劇照,該電影改編自芬蘭科幻小說。故事講述了1945年德國納粹滅亡前,在位于南極的太空基地將一支納粹兵團送上月球,在那里建立起龐大的軍事基地,并準備在未來的2018年反攻地球。這是一部充滿超凡想象力及黑色反諷意味的科幻電影。
科幻小說是真正的文學嗎?
芬蘭是一個很小的國家,人口稀少,語言歷史和文學歷史都十分短暫。伊爾瑪博士做了一個比喻:“聽說北京有500多萬輛私家車,事實上,這就是芬蘭的人口數量?!被蛟S是芬蘭語的傳播范圍很有限,芬蘭的文學遲到了很久。據伊爾瑪介紹,19世紀70年代,第一部有影響的芬蘭語小說才誕生,這就是《七兄弟》——芬蘭文學史上最重要的一本小說,它彌補了芬蘭文學在世界文學界的缺席。在這之后,芬蘭文學才有了發展的可能性。19世紀50年代“科幻”和“芬蘭科幻文學”的術語才出現,直到19世紀末期才有翻譯成芬蘭語的科幻小說作品出現在雜志上。
由于緊鄰瑞典,芬蘭的科幻小說受到了瑞典科幻小說的深遠影響,不僅是文學作品,瑞典的科幻迷文化圈和科幻文學組織也對芬蘭產生了巨大影響。瑞典很早便出現科幻文學到底算不算真正文學的爭論,逐漸類似這樣的爭論從瑞典蔓延到芬蘭?!昂芏嗫苹妹钥释嬖V大家科幻小說是非常重要的文學,甚至是未來文學的方向,但是,芬蘭文學作品中存在根深蒂固的現實主義色彩,所以一些芬蘭的文學家將科幻小說稱為美式流行文化。他們認為真正的科幻文學應該追溯到像柏拉圖這樣有哲學思想的哲學家身上,而不是那些簡單的關于火箭、太空的美式元素。這激起了廣泛的爭論,最終科幻文學被界定為青少年熱衷的一種冒險文學。其實,在芬蘭很多熱銷的主流文學作品中,也沒能擺脫科幻內核,這些作家卻不自知?!币翣柆斦f出她對科幻小說的認可。
早期,芬蘭也受到了一些火箭升空題材的美國式科幻作品的影響,但是最近20年,芬蘭有了更多本土化的創作,讓芬蘭科幻小說走向國際。伊爾瑪認為,科幻文學是變化的,而且這種變化是不可控的,隨著翻譯著作的涌現,芬蘭作家有機會閱讀更多其他國家的優秀科幻作品,于是芬蘭科幻作家開始用另一種眼光去看待世界。“《鋼鐵蒼穹》(Iron Sky)就是一部以二戰為題材,反諷希特勒的優秀科幻小說,如今已經與德國合作拍成電影。二戰歷史讓芬蘭科幻小說家反思生活的本質,用另一種視角看待日常生活,它并沒有更多的目的和動機。”她說。
“夢幻組合”式寫作
如果翻看芬蘭的科幻雜志和小說,就不難發現在芬蘭有很多科幻故事都不是出自一人之手,寫作中的“夢幻組合”非常普遍。伊爾瑪認為這種“開放式”寫作是芬蘭科幻文學中獨特的有趣現象,她饒有興致地講道:“在芬蘭,有一些科幻小說作家組合,每個組合的合作方式都不盡相同。有人負責出主意、構思,另一個人將這些想法落實成文字。也有在寫作期間會接受別人的建議和評論,請人修改。有的組合甚至可以達到五六個人的規模,為了保持中心思想上的一致,他們會先做出規劃,商量好結尾。創作中也可以一個人沿著主線寫,其他幾人寫情節線,負責補充故事細節,最后所有故事集中到寫主線的人手中,由其負責統稿。他們認為,多人在一起寫作,是很有效率的事情,因為有一個人一直在對你的作品進行閱讀,并糾正你的錯誤?!?/p>
作為一名資深的科幻文學愛好者,伊爾瑪參與過各種形式的組合創作,她認為最有意思的就是鏈條式接龍寫作,一個人寫開頭,不同的人寫經過和結尾,所有故事串連在一起后,每個參與寫作的人都會發出驚呼,因為里面充滿了出人意料的情節。大家的構思碰撞在一起,擦出創意的火花。
“科幻迷圈子”刮起了永不停止的暴風雨
科幻文學和“科幻迷圈子”現象都是很值得研究的文化領域。一直以來,伊爾瑪對別人如何參與、投入、組織科幻活動非常感興趣,用來研究科幻小說引發的文化現象。據介紹,在芬蘭有很多由科幻學者為科幻迷搭建的網絡平臺,幫助科幻迷尋找志同道合的朋友,讓他們形成自己的圈子,并允許世界各地的科幻迷向網站投稿,在網站上分享自己的科幻小說創作,還會定期召集專家、學者舉辦科幻文學的研討會、為科幻迷舉辦講座、寫作課程等交流活動。
由芬蘭學者自發組建的芬蘭科幻文學組織Finncon就是這樣的一個平臺?!癋inncon每年都會舉辦大型科幻迷活動,每屆活動都可吸引幾千名來自各地的科幻迷。”伊爾瑪說。對于一個只有500萬人口的國家,這個數字可謂龐大?!霸诨I辦活動的過程中,時常會遇到一些諸如資金、出版、安全等各種問題,好在每次都會得到政府和一些權威機構的鼎力支持。在芬蘭,因為文學發展的歷史不長,只要是和文學相關的事情都會得到政府的支持,以促進芬蘭文學的發展?!币翣柆攲Υ祟H為感激。如今Finncon已經走過芬蘭的四個城市,并在芬蘭成為最有影響力的科幻迷活動,經常參加Finncon活動的科幻迷已經相互認識,并形成了自己的Finncon“圈子”。
此外為了培養年輕的科幻作家,芬蘭幾乎每年都會舉辦至少3次大型的科幻小說比賽,Nova就是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比賽?!癗ova比賽每年一屆,比賽的獎項設置豐富,比如最佳翻譯獎、最佳短篇小說獎、最佳幻想作品獎等。這其中有一些創新:小說排名的定奪,由網站粉絲的投票直接決定,而非專家之言。最后角逐出的前24部作品將獲得專家點評,最優秀的10部作品將在研討會上受到諸位專家的研討。”伊爾瑪對這種做法很贊成,她說:“這些大大小小的活動被科幻迷稱為永不停止的暴風雨,因為它們不斷出現?!?/p>
或許正是由于“科幻迷圈子”的逐步擴大和各方的支持,科幻小說在芬蘭一直保持著持續穩定的銷售量。“雖然不會像偵探小說那么紅,但是,當一本科幻小說出版后,它可以在長時間內保持銷售量,而主流文學作品出版后,很可能在短時間內迅速銷售很多,但隨之銷量就降低了?!币翣柆斦f道。
當被問及科幻小說在芬蘭受歡迎的原因時,伊爾瑪認為科幻小說受歡迎是一件理所應當的事情。她說:“科技影響了生活中的每一天,科技的發展,讓人類登上了月球,說不定有一天還要登上火星,粒子、光子等新的物理現象不斷被發現。科技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每個人都會幻想科技進步的將來是什么樣子,假設自己生活在未來。”
(編輯:孫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