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沁鑫再導“癲狂喜劇”
由中國國家話劇院與時尚傳媒集團聯(lián)合出品、著名導演田沁鑫執(zhí)導的話劇《大家都有病》,于12月10日在北京國話劇場首演。該劇根據(jù)朱德庸同名漫畫改編,是田沁鑫繼《夜店之天生絕配》之后的第二部“癲狂喜劇”。原著漫畫中,朱德庸用幽默的筆觸描述了當今社會人們的種種“病態(tài)”,比如狂買、焦慮、空虛、茫然等,讓人在笑聲中有所思考。在話劇版本中,觀眾看到了相較四格漫畫中更加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其中場景玄幻意味十足,又巧妙融入朱德庸漫畫中的經(jīng)典語錄,幽默可笑又溫情感人,更加融入了導演對當下生活的感觸、感動,對人心理的關(guān)注和對社會的困惑。
以文學、影視作品為基礎改編的舞臺劇已屢見不鮮,而“漫畫”距離話劇又有多遠呢?在話劇中,故事由“一個極品失敗男,陰差陽錯獲得死神的一個大獎,重返人間再次選擇自己的生活”引出。銀行職員馬尼被裁員,想求死,卻在地鐵里被人誤殺。幸運的是,由于成為死神的第一百萬個“顧客”,他獲得死神頒發(fā)的大獎重返人間。死神給他機會,用三天時間在富人區(qū)、窮人區(qū)和他目前生活的中間區(qū)中穿梭,重新面對愛情、友情、親情,理解生的意義。“除了媽是舊的,一切都是新的,我找到了屬于我自己的角落”。話劇《大家都有病》中的極品失敗男馬尼在戲劇結(jié)尾處說。借這樣一個魔幻意味十足的故事,田沁鑫賦予劇中角色鮮明的指向性,將這些人所處的世界,勾畫成如朱德庸所說的“一個一半的人以正確的方法做錯誤的事情,一半的人以錯誤的方法做正確的事情的世界”,從而將這些人群身上的種種都市病做了一針見血的剖析。
值得一提的是,田沁鑫近些年一直在探索多媒體技術(shù)在舞臺的運用,從《電影之歌(2010)》《紅玫瑰與白玫瑰(時尚版)》《四世同堂》,幾乎每次都是一次新的探索和延續(xù)。此次在《大家都有病》中,舞臺同樣大量使用了多媒體影像。觀眾可看到的大屏幕被分成不規(guī)則四格,忽而是整體,忽而拆分,呈現(xiàn)不同的背景畫面,營造各種光影效果,將觀眾帶進地鐵、時空軌道、溫馨的小屋以及富麗堂皇的頒獎禮現(xiàn)場。不規(guī)則的四格切分是與朱德庸的漫畫相扣合,影像風格也是現(xiàn)實和漫畫相結(jié)合。分割的背景讓多媒體隨時配合演員表演達到了時空挪移的效果,如縱深的高樓、蜿蜒而無盡頭的樓道等。同時,朱德庸漫畫中的無數(shù)人物,借助多媒體超越紙面“活”了起來,讓觀眾倍感親切。而當晚的表演中年輕演員們可以說是非常賣力,田導在謝幕時還特別向身后年輕的演員、設計人員深深地鞠了一躬。
走出劇場時,有許多觀眾都表示多媒體技術(shù)很炫,“值”回票價。但也有觀眾認為表演形式似乎有些單一。也許是由于四格漫畫改編而成,看起來在故事和情節(jié)上并沒有那么豐滿。
(編輯:孫育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