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牛:西班牙傳統文化的糾結抉擇
在西班牙,斗牛不僅是一項運動,更意味著儀式與傳統,是人人皆知的文化符號,甚至比“弗羅明戈”的名字更加響亮,但其令人難以接受的血腥場面多年來一直遭到非議。在動物保護組織長期的嚴厲聲討下,自2012年1月1日始,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地區將告別持續數百年的斗牛比賽,成為西班牙大陸上第一個禁止斗牛的地方。北京塞萬提斯學院把這個處于漩渦的熱門話題帶到對斗牛同樣有著濃厚興趣的中國,邀請多位西班牙攝影家和評論家來京,對斗牛這一西班牙文化中的標志性傳統展開思考與討論。
不承認斗牛的重要性,就是在刪減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古老文化,同時,它也表現出人類殺害動物時的殘忍,該不該禁止斗牛一直是西班牙解不開的謎團。
如今,斗牛已不像往日那般吸引當地人,大部分去觀看斗牛比賽的人都是游客,斗牛越來越像是一個旅游項目。當游客決定為參觀斗牛購買門票時,他們最好考慮清楚,因為他們未必愿意看到這樣的畫面:
小號聲響起,“恐懼之門”打開,一噸重的龐然大物沖出圍欄,即便坐在最廉價的座位上,也能感受到公牛的兇猛。
斗牛士揮舞著紅色斗篷吸引公牛的注意,接著勇敢地指引公牛盡可能地接近或繞過他的身體。數個回合后,騎士騎馬入場,以矛刺破公牛脖子后突起的肌肉,使其喪失昂頭的能力,削弱牛角的攻擊性。之后,由斗牛士的助手扮演主角,將顏色鮮艷、帶著倒鉤的標槍刺入公牛的肌肉組織。此時,公牛已怒不可遏,在紅色斗篷的支配下早已疲憊不堪,最終被刺中要害部位的長劍擊斃在地。快速殺死公牛并不容易,斗牛士也許會經過幾次血淋淋的嘗試。游客可能不會看到太多的鮮血濺出。如果一頭公牛殺死了一名斗牛士,接下來的斗牛士會來殺死公牛?;旧?,連產下公牛的母牛也難逃一劫,因為母牛也被假設帶有邪惡的品質,它們最終都被送往屠宰場,成為餐桌佳肴。殺死公牛的斗牛士成為英雄,被授予公牛的耳朵或尾巴,觀眾揮舞著白色手絹向其致意。以剛剛禁賽的巴塞羅那斗牛場為例,每年有100頭公牛像這樣在緩慢、痛苦的恐懼中死去,它們往往不是一擊而斃,而是溺亡在自己的血泊中。
如此血腥的場面激起了眾多動物保護者的憤怒,以動物權利保護組織“夠了!”(Prou?。槭椎?8萬名反對者聯名請愿,要求廢除斗牛表演,他們認為這項運動太過野蠻而難以接受,迫于壓力該地區政府宣布了在加泰羅尼亞地區內斗牛表演的禁令,并將于明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反對者認為,有人花錢去看動物遭受折磨和痛苦已經逾越了人類的道德底線,是否取締斗牛比賽將關系到西班牙傳統文化能否走進21世紀,這種殘暴的行為必須馬上結束,文化傳承不是把痛苦強加在驚慌失措的動物身上的借口。近期的民意調查顯示700萬加泰羅尼亞人中,80%的民眾對斗牛不感興趣,即使在斗牛旺季,巴塞羅那斗牛場內也有4/5的虛席,僅有一小部分本地人主張繼續這種不人道的傳統。
但支持者反駁說,斗牛表演就是斗牛文化的一部分,是重要的傳統保護項目和藝術形式,不僅在西班牙,在拉丁美洲也有很多年代久遠的斗牛場,墨西哥城的墨西哥大斗牛場是世界上最大的斗牛場,秘魯首都利馬的德愛可廣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斗牛場之一。在支持者眼中,斗牛表演非但不野蠻,反倒是藝術大師創作的源泉。美國作家海明威是著名的斗牛迷,他在他的著作《死在下午》中描述了這一傳統。畢加索創作過眾多與斗牛表演相關的畫作。斗牛也是西班牙作家伊巴涅斯的經典小說《碧血黃沙》的主題。有支持者認為,加泰羅尼亞地區有一些帶有自治傾向的人,他們是故意否決西班牙的著名傳統,以彰顯他們和西班牙其他地區的區別。支持者擔心,這一禁令可能在全國各地引發運動浪潮,斗牛產業每年創造的經濟價值達25億歐元,提供直接的就業崗位達20萬個,如果停止斗牛,將威脅到成千上萬人的生計。
?。ū疚木C合英國廣播公司和《紐約時報》近日報道)
克里斯托瓦爾·哈拉攝影作品
拉蒙·澤巴拉攝影作品
支持
把世界裝進斗牛士的帽子里
拉蒙·薩瓦薩·拉莫斯(西班牙斗牛攝影家):斗牛本身就是一個謎團,在西班牙,人們會調侃說:“連那些母牛都不理解那些公牛是怎么回事?!睆奈靼嘌勒Z的詞匯中,足以看出斗牛文化已經融入西班牙人的血液。比如說:“這個人是一頭公?!保稳葸@個人很強壯;“抓住牛角”代表堅決地解決問題;“把世界裝進斗牛士的帽子里”,形容笑對人生。早在19世紀初,就曾有議員提出取消斗牛表演,斗牛的存在第一次遭受威脅,導致反對者和支持者之間涇渭分明的主要原因是,許多人從情感上抵觸公牛在表演中受到的痛苦,這一點也成為反對者與支持者在談話中無法克服的障礙、無法駁斥的論據。但實際上一些動物學上的研究結果與人們的慣性思維相反,比如說馬德里的獸醫學院的研究表明,公牛在進行搏斗的時候,腦垂體會分泌一種類似胺多酚的物質,它會消除或降低公牛感受到的痛苦。由斗牛引發的爭論已經不是一種簡單的沖突或者矛盾了,而是由年輕人引起的一場“殊死搏斗”,他們將鮮血和某種不明確的情感聯系在一起,還有一部分人不恰當地把斗牛與一些縱欲、無節制的狂歡活動聯系在一起。這些因素對斗牛文化的發展產生了負面影響。
安東尼奧·洛卡爾(西班牙《太陽日報》斗牛專欄記者):斗牛表演是西班牙重要的旅游項目,每年有4000萬觀眾去斗牛場觀看斗牛,如果要加上法國和南美洲的參觀人數,這個數字將達到6000萬,西班牙斗牛的廢止,將導致712個注冊斗牛士以及327個牧場的企業家面臨失業,還會有大批的斗牛評論家陷入困境。斗牛并非是建立在血腥、暴力基礎上的娛樂活動,它遠比一項運動繁復和精妙,在這里勇氣、嫻熟、直覺、風趣、優雅和與死神的近距離接觸組合在一起,為觀眾展現了智慧的光輝。它所彰顯的是一種英雄主義、人類崇高的價值觀和人類的智慧,同時這是一種可以激發出多種人類情感的活動,斗牛愛好者在觀看斗牛表演時心中會形成兩種情緒:敬佩和激動。正如西班牙哲學家加賽特所說,公牛就是憤怒的使者,在斗牛比賽中,死亡是真實的,而不是戲劇中的虛假死亡。斗牛表演中,除了公牛,還有同樣重要的斗牛士,我們在西班牙常說,當斗牛士比當羅馬的教皇還要困難,斗牛士都是非常特別而且杰出的英雄,不畏懼用自己的生命去搏斗,渾身上下洋溢著個性。他們斗牛時展現出的技巧與其他的藝術表現形式一樣,用頭腦去判斷公牛的表情,揣測公牛的反應,是值得欽佩的。對于那些欣賞精彩的斗牛表演的人來說,斗牛所代表的是一種精神和情感的食糧,豐富而且強大。
反對
勇于打破慘無“?!钡赖年愐?
麥朵
從古羅馬時期凱撒大帝推崇的騎馬刺牛至當今的徒步刺牛,斗牛運動的歷史已經跨越了數個世紀,斗牛表演的觀賞性一再被突出,斗牛士的著裝、步伐、動作不斷推陳出新,斗牛表演中的殘忍與血腥卻從未改變,甚至變本加厲。在尚武好戰的古羅馬時期,斗牛士化身為無所畏懼的勇士,公牛則是憤怒魔鬼的替身,他們之間的肉搏不僅是一場人類與動物的殊死搏斗,更意味著帶有強烈英雄主義色彩的正義與邪惡的較量。印度也曾有人與牛摔跤的比賽,英國的獵狐運動也曾風靡于皇室,不可否認,在與動物的對抗中,人類確實可以得到一般競技運動無法給予的征服感和勝利感,在智擒動物的過程中,自己的智慧和勇氣也得以彰顯。然而,在高度文明的21世紀,人類難道還需要通過與動物的肉搏來證明無畏精神與人類智慧的存在嗎?勇于打破慘無“?!钡赖年愐幣c動物和諧共處才是人類智慧與勇氣的體現。利用動物色盲的生理缺陷戲弄甚至涂炭生靈已經令人憤慨,還一廂情愿地假想公牛寧愿戰死沙場,也不愿意茍活于世,在人與動物智商如此懸殊的情況下,頌揚刺殺公牛的“英雄氣概”,過于牽強。
誠然,斗牛是西班牙最負盛名的傳統,與西班牙人民生活息息相關,但斗牛比賽的取消并非斗牛文化的消亡。斗牛場可以作為歷史遺跡保留供游客參觀;在科技突飛猛進的今天,斗牛士亦可通過3D技術支持的虛擬斗牛來演繹自己的優雅動作與步伐。時代在變遷,人類爭取榮耀與認可的方法亦須改變,把傳統看作一成不變的僵化產物是對傳統精神的嚴重誤解,只有接受倫理原則的檢驗,文化傳統才能日新月異,與時俱進。甘地曾經說過,從對待動物的態度上,可以看出一個民族的道德高度,倡導動物保護,摒棄對生命殺害荼毒的態度,是建設美好社會的承接之道。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地區“禁牛令”的頒布是人類文明向前邁出的又一步,它再次提醒每一個人,人類不是自然的主宰,無權肆意殺戮。
(編輯:孫育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