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明·赫斯特用數十個手表表盤組合成旋轉的畫面 實習生 楊奉焓 攝
流逝的“時間”此次成為全球藝術家詰問和表現的對象。近日,“時間!時間設計、設計時間”展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68件來自米蘭三年展設計博物館的作品,彰顯了藝術家用藝術挑戰“時間”的野心,其中不乏達明·赫斯特、米歇爾·桑斯等國際著名藝術家的創想。該展將展至4月10日。
展廳內的作品包括設計、裝置、影像、玻璃等,它們均來自米蘭三年展設計博物館。時鐘成為此次展覽最大的主角,不過大多數藝術家的創意并沒有撞車。入口處是達明·赫斯特帶來的“時鐘”,創作于2011年的《美麗的向日葵沛納海繪畫》是由數十個沛納海手表的圓形表盤組合成兩幅旋轉的畫面,這個“時鐘”完全沒有指針,局限在旋轉的表面中。借此,達明·赫斯特希望表達出時間是一永恒不可測的運動。
除此也有對“時間流逝”的感嘆。記者在展廳看到,蘇珊娜·赫特里奇的《時間粉碎機》便是用一種獨特的方式講述逝去的時間。在這個裝置中,有點像日歷,但不同的是在每一天過去之后,當天的日歷被撕成碎片。
■ 解讀
對于全球藝術家對時間的關注,中央美院美術館館長王璜生指出,“時間”的不可捉摸和豐富性,給藝術家提供了非凡的想象“空間”。事實上,“時間”并不僅僅是物理的存在,而更是我們的一種心理存在,一種生命的豐富內容和體驗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