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音協、海南省文聯開展“扎根沃土 服務人民”慰問演出
“金鐘之星”唱響三沙 爭做“文藝輕騎兵”
“金鐘之星”藝術團的音樂家們在三沙市永興島上為駐島官兵演唱 張大勇 攝
在海南省三沙市永興島上駐守的士兵李宗霖是一名標準的“90后”,愛唱歌的他就像三沙島上那茁壯的椰樹,晴朗的笑容常常掛在黑紅的臉龐上。“去年5月來三沙時,我結識了“小朋友”李宗霖,他喜歡唱歌,而且唱得很好。這次我再次來看他,邀請他和我共唱一首歌。”海政文工團副團長、著名歌唱家呂繼宏一邊摟著李宗霖的肩膀,一邊熱情地向大家介紹。別看年齡不大,李宗霖卻是一名“老兵”了,他已經當兵8年,駐守三沙3年多了都沒回家過年。“我們這些‘文藝輕騎兵’不遠萬里來演出,演給誰?唱給誰?就是要演給他們看,就是要唱給他們聽。”已是第九次來到三沙演出的呂繼宏激動地說到,當他得知小戰士李宗霖從小就喜歡唱他的歌時,更是要專門輔導他,并盛情邀請他一起登臺演出。
日前,中共中央宣傳部印發通知,部署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內蒙古自治區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隊員們回信的重要指示精神,號召廣大文藝工作者努力做新時代“紅色文藝輕騎兵”。由海南省委宣傳部指導,中國音協、海南省文聯主辦并精心組織的此次“金鐘之星”藝術團“扎根沃土 服務人民”慰問演出活動,便是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給烏蘭牧騎隊員們回信的重要指示精神的一次生動實踐。12月14日至17日4天的時間里,“金鐘之星”藝術團的藝術家們輕車簡從、馬不停蹄,先后深入到海南省新崛起的、作為北部灣重要港口的城市東方市,并飛赴祖國最年輕、最南端的城市——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三沙市,在2018年即將來臨之際,為廣大群眾、少數民族同胞和堅守祖國南大門的解放軍官兵們帶去了豐富多彩的文藝大餐。
金鐘之星耀三沙,南海滔滔共高歌。陸地面積最小、海洋面積最大、地理位置最特殊的“南海明珠”——這是三沙市值得驕傲的標識。12月16日晚,在三沙市永興島某水警區禮堂,“金鐘之星”藝術團的眾多知名藝術家為駐島官兵、干部群眾帶來了一場高水準的文藝演出。
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李前光在演出前致辭。他說,三沙是神奇和美麗的,60多年來,西沙軍民斗天斗地斗風浪,守家守島守家園,孕育形成了“胸懷祖國、愛島如家、樂于奉獻、團結奮進”的西沙精神。把一個孤島變成能攻能打、能守能防的“海上鋼鐵長城”。在三沙,出海就是出征,安家就是衛國,工作就是奉獻。特別是2012年設立三沙市以來,市委市政府秉承“主權三沙、美麗三沙、幸福三沙”發展理念,大力推動三沙市國防建設、經濟建設和生態建設協調發展,完成了新時代的精衛填海、愚公移山,將三沙打造成了我國通往海洋強國之路的橋頭堡。李前光強調,萬里海疆,寄予著中華民族復興的希望,馳騁著人民軍隊的光榮和夢想,也為我們文藝工作者提供了豐厚的創作源泉。此次由中國音樂最高獎——金鐘獎獲獎選手為主組成的“金鐘之星”藝術團在三沙市建市以來首次來到這里,從北京、重慶、河南、廣州等地來到這里,不僅帶來了我們的創作成果,也是體驗火熱沸騰的軍旅生活,更是學習當代軍人崇高的思想境界。
演出在歌唱家萬山紅的獨唱《祖國在微笑》中拉開序幕。海南籍知名歌手湯子星演唱了以三沙為主題的新創歌曲《三沙之歌》,令臺下官兵觀眾倍感親切和自豪。歌唱家李丹陽獻唱的軍歌《軍歌聲聲》深深打動現場官兵。歌唱家高保利演唱他自己創作的《吉祥安康》為駐島官兵送上深深祝福,呂繼宏更是連唱了三首歌曲——《咱老百姓》、與駐島官兵合唱的《向快樂看齊》,加唱的《鋼鐵艦隊進行曲》,現場氣氛達到高潮。董蕾蕾、王傳越、鄭潔等歌唱家先后帶來了《紅旗飄飄》《我的太陽》《我和我的祖國》等歌曲。眾多藝術家紛紛獻藝,口技名家李進軍表演的《歡慶鑼鼓》,李夢楠、龍云俠表演的雜技芭蕾《九兒》輪番登臺,為三沙駐島軍警民送上了一臺精彩紛呈的演出。“‘金鐘之星’藝術團就像一支精干的‘文藝輕騎兵’,不僅送來了高水準、高質量的演出,更是帶著全國人民的重托,送來祖國心系南海的精神力量。正是這股力量,打通了文藝惠民的‘最后一公里’。”海南省文聯、作協黨組書記、主席孫蘇深情地表示。
12月17日上午,中國音協“金鐘之星”藝術團的藝術家們又專程來到三沙市永興島上的某水警區軍營,為駐守邊陲哨所的幾十名士兵們慰問演出。沒有搭好的舞臺,沒有閃耀的燈光,也沒有華美的演出服,甚至沒有麥克風,一律都是清唱,狂勁的海風吹得藝術家們頭發蓬亂,但他們把一首首歌唱得激情澎湃。高保利邀請戰士們齊唱《山丹丹開花紅艷艷》,呂繼宏與現場全體演員、觀眾同唱《我愛這藍色的海洋》,湯子星也再次帶來了提氣的《三沙之歌》,李丹陽演唱了《龍船調》,萬山紅演唱了《趕牲靈》等多首耳熟能詳的歌曲,現場氣氛熱烈,掌聲不斷。鄭潔來自海政文工團,曾是“金鐘獎”金獎獲得者,這是她第二次來三沙。她特別感慨:第一次來永興島是2007年,那時她還沒有穿上軍裝,正是湛藍的海水、美麗的海岸線深深打動了她,并激勵她加入海軍,10年后再次來到已經建市的三沙,令她十分感懷。高保利已是第三次來三沙,“曾有當兵的夢,雖然沒有實現,但每次到軍營演出,軍人們的激情和真誠都能深深感染我,讓我覺得特別有勁。”神秘的三沙是李丹陽向往已久的地方,作為火箭軍文工團的一名歌唱家,她說,“雖然我們兵種不同,但保家衛國是共同目標”。
在此之前的12月15日,“金鐘之星”藝術團在海南東方市的慰問演出就在大海之濱的東方市八所口岸進行,這里燈塔聳立,風光無限。“漫長歲月飄來一縷香,牽引古往今來多少目光,在傳奇里盛開,在寂寞中綻放,不老的記憶融化了滄桑……”一首大氣磅礴的歌曲《香溢東方》在現場唱響。在這首動人歌曲的首唱者湯子星看來,這首歌表達了深厚的歷史縱深感和一種發自肺腑的感恩情懷。東方市歷史悠久,資源豐富,聚居著很多黎族同胞。在八所口岸的演出現場,來自東方市大田鎮報白村、玉道村的幾百位黎族群眾一同觀看了演出,報白村書記符錦榮是海南省人大代表中唯一一名少數民族村干部,他和玉道村的副書記符興保一樣都是黎族的基層干部,他們不約而同地談到,黨的十八大以來他們所在的黎族村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黎族老百姓從以前破破爛爛的危房住進了堅固美觀的磚房中,他們深深感受到黨和政府對少數民族同胞工作和生活的關心和關愛,“現在大家安居樂業,感到十分幸福”。
值得一提的是,正如歌曲《香溢東方》一樣,此次“金鐘之星”藝術團赴海南東方市、三沙市慰問演出唱響的多首歌曲都來自中國音協、海南省委宣傳部主辦,海南省文聯承辦的“唱響海南”全國歌曲創作征集評選活動。2012年,中國音協還特別組織來自全國的著名詞曲作家組成采風團來到南海之濱、大海之南,遍尋海南民間音樂元素,扎根生活,汲取靈感,感受南國的椰風海韻,體驗改革發展新成就。“唱響海南”評選活動最終共收到應征作品1180件,其中《請你常到海南來》《三沙有條北京路》《香溢東方》《美麗三沙我的家》《我的南海我的愛》等新創歌曲更成為了近年來膾炙人口的歌曲,真正地被傳唱、被唱響。
中國音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韓新安表示,中國音協“金鐘之星”藝術團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滿足基層群眾的文化需求與群眾共享文藝創作的成果,帶領著越來越多的音樂家走進基層百姓之中,走進火熱的生活之中,為廣大群眾送去了精美文化食糧,彰顯了音樂藝術在唱響主旋律、凝聚正能量上的獨特優勢,努力成為文藝志愿服務隊伍中的一支“紅色文藝輕騎兵”。
幾天的慰問活動結束了,但“金鐘之星”藝術團的藝術家們的腳步卻沒有停歇,大家都紛紛奔赴到下一場惠民、為民、樂民的文化服務當中。正如呂繼宏掛念著他三年前來到三沙市永興島演出時種下的椰子樹,他在微信朋友圈里感慨:“這棵椰子樹已經快和我一樣高了。”而那位和呂繼宏一起演唱的駐守三沙永興島的戰士李宗霖則回復,“我會幫您照料的,爭取讓它早點結出果實”。這樣的深情與厚誼跨越大海高山,靜默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