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國際設計周和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環球財經連線》聯合制作的專題片《大設計》于2012年春節期間在央視財經頻道午間黃金時段播出,該片分為《設計溯源》、《設計經典》、《設計為人》及《設計興國》四集播出。《設計溯源》回顧設計與工業制造的淵源、《設計經典》講述品牌文化的故事、《設計為人》探討設計中的人文精神、《設計興國》呼吁設計要盡快成為國家戰略的組成部分。
《大設計》在大年初三一經播出,便立即登上了新浪微博熱門話題榜,引發了網友的廣泛關注與討論,微博跟帖近十萬條。結合專題片的內容,大家紛紛從各自的行業和角度發表對設計的認識與反思,“設計”成為這個春節人們熱議的新話題。大家認為,在目前復雜多變的國內國際經濟形勢下,央視財經頻道如此大談設計,談設計與文化軟實力的關系,寓意豐富。
——@王云龍w:國家電視臺開始關注設計了,希望這是社會啟蒙的開始。
——@czpd:作為國家官方支持的媒體介紹,好像來得晚了些,總比沒有好,希望有更多更深入的關注。
——@雨林GC:終于看到設計上升到一個全民關注的高度了,突然覺得咱不邊緣了!
對此,《環球財經連線》制片人錢曦表示:“這部專題片制作歷時半年,期間對英、法、意、美、日及北歐等9個設計大國、20個設計重鎮進行了現場采訪及調研,深入探究了50個設計品牌的實際案例,并與百位設計名人進行了對話。用這樣的大手筆、大制作來探討設計話題,對財經頻道來說還是第一次。我們希望透過這部專題片,為更多的普通觀眾解開設計背后的奇思妙想、傳遞現代設計的無限魅力,同時為企業界、決策者傳達一個信息——現代設計在城市、經濟轉型以及文化創新方面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設計業內人士對北京國際設計周加盟《大設計》的策劃與拍攝表示了高度的認可。北京設計周籌備辦公室副主任曾輝表示:“設計周肩負著設計普及和設計教育的使命,2011北京國際設計周推出“國慶?北京看設計”的概念之后,在2012農歷龍年伊始,我們又聯手央視發起了“春節?讓我們聊設計”的活動。《大設計》為普通人打開了走近設計的大門,面向公眾傳播設計知識和設計意識,使公眾明白自己是設計的最終消費者,也是好設計的最終獲益者,并通過公眾輿論的強大推動力更好地宣傳設計的價值。”
據悉,北京國際設計周籌備辦公室將于2月向行業人士及媒體推出《大設計》DVD版本,而一本以整體回顧2011北京國際設計周活動的出版物也將在近期面世。作為北京的重點文化項目,北京國際設計周顯示出北京市在扶持創意文化產業發展方面走在了全國的前列。2012年,設計周將進一步整合國內外的設計資源、渠道和媒體,把先進的設計理念和創新思維帶到北京,并期望通過與中國其他設計城市的聯動輻射到全國,為中國設計與世界的對話搭建起展示舞臺和交易平臺。
網友熱議“中國造” 不怕山寨怕不設計
由北京國際設計周和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環球財經連線》聯合制作的專題片《大設計》于2012年春節期間在央視財經頻道午間黃金時段播出后,如何為“中國制造”正名的話題又在網上引發熱議。很多人認為,央視第一次從財經角度大談“設計”話題,除了有意向大眾普及設計知識,也向中國企業、品牌發出了一個明確的信號,在目前出口下降、制造業轉型迫在眉睫的關鍵時刻,中國企業和品牌應該更多關注設計,提升自身的創新設計水平。
系列專題片《大設計》從多個角度回顧了各個工業化國家所走過的設計之路,重點介紹了如今的設計強國——德國和日本,在設計產業起步初期,也曾經歷了以仿造和山寨為主的階段,“MADE IN GERMANY”(德國制造)和“MADE IN JAPAN”(日本制造)也曾是二等品、三等品的代名詞。但正是在大量仿造的積累過程中,德日兩國分別找到了適合本國設計發展的方向。專題片呼吁,如今歷史的一幕又在中國上演,中國制造應該如何借力設計,讓產品盡快從仿造走向原創,在國際市場上贏得尊重與附加值,需要引起更多的重視。
對于如何看待“中國制造”和“中國創造”的關系、中國設計是否有未來等大命題,網友給予了積極的評論:
——@查實我好中意吃芒果個:現在談起“中國制造”人們就會聯想起“山寨”,但我并不擔心,因為這和我國國情一樣,還需要時間去走一段路。而在這段時間內,我們應給予它和自己更多的耐心、謙虛與信心。
——@姝女女-Leung:大設計之“設計溯源”讓人不禁會想,一個真正的設計的開始其實都是山寨!比如曾經的德國、比如曾經的日本……那么“中國設計”是否即將到來。
網友們普遍反應,借助片中對經典設計品牌發展歷程的重現,《大設計》向中國企業發出了明確的信息:沉下心來更多地關注設計,提升自身的創新水平,而非一味地追逐利潤。只有重視設計對企業的增值作用,中國設計和中國企業才能相互依托,向著國際舞臺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