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下午,“歡樂瀟湘·美麗郴州我的家”大型群眾文藝匯演市級復賽在郴州舉行,經過近3個月的層層選拔,來自湖南省11個縣市(區)的節目通過熒屏集體向觀眾亮相,接受群眾和專家評委的挑選。
參加匯演的節目豐富多樣、精彩紛呈。極具地方特色的嘉禾、桂陽民歌,別具風情的汝城畬族舞蹈,動感十足的現代歌舞,反映社會熱點的話劇小品等讓人耳目一新。一系列本土原創歌舞節目也受到群眾的熱烈追捧。
據郴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岳瑾介紹,郴州是一個多民族地區,有27個少數民族在這里生活,各民族繁榮發展,形成獨特文化。為滿足群眾要求,推廣本土特色文化,激發本土群眾的文化創造力,在“歡樂瀟湘”大舞臺上,當地主管部門積極鼓勵和推動文藝原創作品。
據了解,郴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面向全市的文藝創作者免費開辦了文藝創作學習班,培訓內容涵蓋文學、戲劇、音樂、美術、攝影等,四期培訓班共培訓文藝創作者300余名。通過開展培訓班,涌現了一批優秀的原創作品,如歌曲《勞動最美麗》、《踏莎行》等就被廣大市民熟悉和傳唱。據郴州市文廣新局局長龍齊陽介紹,為了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提升群眾幸福生活指數、增強市民生活歸屬感,郴州市以“歡樂瀟湘”大型群眾文藝活動為依托,并對活動平臺進行拓展延伸。以“美麗郴州我的家”為主題,在舞臺演藝的基礎上,增加了征文、歌詠、詩歌朗誦、書法、攝影、廣場舞、文化進公園七大主體活動。其中“文化進公園”活動組織了一批文化志愿者,義務為群眾教唱歌曲、教授器樂等音樂知識?,F在郴州每周的蘇仙嶺放歌、隨處可見的廣場舞等都成為了郴州當地的一道景觀。目前當地的群眾文化活動不僅形成了規模,還有了固定的賽制,今年開展的各項活動將持續到年底。